水凤仙
《中华本草》:水凤仙
拼音注音
Shuǐ Fènɡ Xiān
别名
华凤仙、水指甲花、象鼻花、水边指甲花、入冬雪、中华凤仙花、水仙花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mpatiens chinensi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全草,洗净泥沙,除去杂质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华凤仙花 ,一年生草本,高30-60cm。茎下部平卧,生不定根,上部直立。叶对生;无柄或近无柄;叶片线形或线状长圆形至倒卵形,长2-10cm,宽0.5-l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边缘疏生小锯齿,上面无毛或有微糙毛,下面粉绿色。花梗在叶腋单生,少有2-3个聚生;花较大,粉红色或白色;萼片2,线形;旗瓣圆形,背面中肋有狭龙骨状突起,先端小突尖,翼瓣无柄,2裂,基部裂片长圆形,上部裂片大,宽斧形,背面有小耳,唇瓣舟状,基部延长成内弯或旋卷的长距;雄蕊5,花药钝。蒴果椭圆形,中部膨大。花期夏季。
栽培
1.生物学特性:喜温暖潮湿的气候。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壤栽培为好。忌干旱。[br]2.栽培技术:用种子繁殖:春播。选择近水边而潮湿疏松的肥沃土地作苗床。种子拌以草木灰均匀撒播,苗床要经常保持潮湿。按行株距15cm×l5cm,苗高8-10cm即可移植。[br]3.定植后,中耕、除草、追施肥3次,以促进地上茎叶生长。并注意灌溉保湿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喜生于田边、水沟旁和沼泽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辛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散瘀;拔脓消痈。主小儿肺炎,咽喉肿痛;热痢;蛇头疔;痈疮肿毒;肺结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海螵蛸
- 海鳗鳔
- 桑黄
- 虎皮楠
- 刷把草根
- 四季素馨花
- 四川澄茄子
- 红螺塔
- 四方藤
- 圣罗勒
- 胡麻仁
- 花荵
- 三枝叶
- 三楞草
- 红薯细辛
- 花椒
- 山樱桃核
- 三角咪
- 山甜茶
- 山丹花
- 花杜仲藤
- 花椒根
- 葫芦
- 三蕊草
- 实葫芦
- 花叶假杜鹃
- 花楸
- 山水芹菜
- 山油柑叶
- 三铃子
- 山矾花
- 花椒叶
- 三枝标
- 山玉兰
- 虎尾轮根
- 虎皮草
- 虎骨
- 使君子根
- 还筒子
- 黄杞叶
- 胡麻叶
- 荷花
- 山檨叶泡花树
- 使君子
- 使君子叶
- 十大功劳
- 花叶子
- 花斑叶
- 山棯叶
- 山棯子
- 荷青花
- 三爪金龙
- 山胡椒
- 十字苔草
- 鲩鱼
- 山一笼鸡
- 山桂花
- 红蓝地花
- 花生油
- 蕙兰
- 三角叶冷水花
- 三钻七
- 山羊油
- 刷把草
- 胡椒
- 黄瓜子
- 花红叶
- 山羊角
- 四季海棠
- 山东肿足蕨
- 花叶冷水花
- 花叶秋海棠
- 花椒簕
- 花蕊石
- 三叶海棠
- 三品一枝花
- 水红袍
- 双肾藤
- 山半夏
- 山大黄
- 荭草
- 山猫儿
- 三轮蒿
- 山矾根
- 伞形梅笠草
- 褐盖肉齿菌
- 诃子
- 双肾子
- 花松萝
- 山橿
- 蒿雀
- 虎尾兰根
- 上天梯
- 红雪柳
- 花叶矮沱沱
- 山桐子
- 薅田藨根
- 虎耳兰
- 虎耳还魂草
- 伞花马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