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葫芦
《中华本草》:实葫芦
拼音注音
Shí Hú Lu
别名
佛顶珠、野王瓜。
英文名
Root of Himalayan Snakegourd
出处
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全缘木求鱼栝楼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chosanthes ouigera Bl.[T.hi-malensis C.B.Clarke]采收和储藏:秋后果熟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质藤本,长数米。块根粗大,富含具纵棱和槽,被短柔毛。叶柄长4-12cm,具纵条纹,密被短柔毛。叶片纸质,卵状心形至近圆心形,长7-19cm,宽7-8cm,不分裂片纸质,卵状心形至近圆心形,长7-19cm,宽7-8cm,不分裂或具3齿裂或3-5中裂至深裂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齿,分裂之中间裂片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10-13cm,宽4-7cm,侧裂片较小,两侧不相等,上面绿色,被短柔毛或疏短硬毛,背面淡绿色,密被短茸毛;卷须2-3歧,被短柔毛。花雌雄异株;雄花组成部状花序,或有单花与之并生,总花梗长10-26cm,具纵条纹,密被短柔毛;小苞片披针或倒披针形,边缘具三角齿;萼筒狭长,先端扩大,长约5mm,基部宽2mm,顶端宽4-7mm,被柔毛;花冠折色,裂片狭长圆形,长约15mm,宽约3mm,具长10-15mm的丝状流苏,雄蕊3,花丝短,雌药单生,花梗长1-3.5cm,具纵条纹,密被短柔毛;萼筒圆柱形,长2-5cm,径2-3mm,被子短柔毛或无毛,萼齿及花冠同雄花;子房长卵形,长1-1.5cm,径3-5mm,被短柔毛。果实卵圆形或幼锤状椭圆形,长5-7cm,径2.5-4cm,幼时绿色,具条纹,成熟时为橘红色,平滑无毛,具喙。种子轮廓三角形,长7-9mm,宽7-8mm,淡黄褐色或深褐色,3室,两侧室小,中央环带宽而隆起。花期5-9月,果期9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2500m的山谷丛林、山坡疏林或灌丛中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止咳;化痰;润肠;散结。主肺热咳嗽;便秘;乳痈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实葫芦
拼音注音
Shí Hú Lu
来源
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喜马拉雅瓜蒌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. B. Clarke,以根入药。秋冬叶枯萎时挖根,洗净切片晒干。
性味
辛、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
祛瘀,解毒。用于跌打损伤,疮疖肿毒,睾丸炎。
用法用量
3~5钱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实葫芦
拼音注音
Shí Hú Lu
别名
佛顶珠
出处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葫芦科植物喜马拉雅栝楼的根。秋、冬季采,洗净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质藤本,长数米。块根粗大,富含淀粉。茎有棱线。叶形变化甚大,掌状3~5深裂,长7~15厘米,宽4~13厘米,基部阔心形,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,被柔毛;叶柄长2.5~5厘米,被毛。卷须2~3裂,与叶对生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瓣6,白色;苞片披针形,有齿缺;萼管长4~5厘米,极狭,外面稍被毛。果长柱形,两端渐狭而尖,长7~10厘米,宽2.5~4厘米,熟后橙红色。种子多数,长6~8毫米,两侧有小耳,棕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荒地的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东等地。
性味
辛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
祛瘀,消炎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肾囊发炎肿大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牡丹
- 伞花绢毛菊
- 三枝叶
- 圣罗勒
- 山丹花
- 旱冬瓜
- 铁线莲
- 槠子皮叶
- 曲枝假蓝
- 蚯蚓
- 白炭
- 半夏曲
- 野枇杷
- 半枫荷
- 白紫草
- 丝瓜子
- 山乌珠根
- 牛角瓜
- 秋鼠曲草
- 山岗荚
- 泥鳅滑液
- 白脂麻
- 扁秆藨草
- 独蕨箕
- 山乌桕根
- 宿根亚麻
- 土燕窝泥
- 六方藤
- 榕树
- 猪胆
- 白花射干
- 清风藤
- 火油草
- 四方麻
- 野席草根
- 茄花
- 枫柳皮
- 中华补血草
- 伞花马钱
- 球兰
- 曲枝天冬
- 虎刺
- 野甘草
- 水蔗草
- 蛴螬
- 双剪菜
- 白椴
- 黄茄花
- 野凤仙花
- 壁虎
- 野兔毛
- 鸡桑根
- 鳖甲胶
- 杨梅根
- 狭叶山胡椒
- 胡杨
- 荞麦叶
- 炸腰果
- 漆树皮
- 芹花
- 秘鲁香胶
- 慈菇
- 麻秸
- 小扁豆根
- 胡枝子根
- 伞莎草
- 白毛蛇
- 巴豆叶
- 广西过路黄
- 七筋姑
- 琼越线蕨
- 三轮蒿
- 三钻风
- 野绿麻
- 野厚朴花
- 白果
- 白桂木根
- 三楞筋骨草
- 伤寒草根
- 北风草
- 优若藜
- 楸木皮
- 天生草
- 三张叶
- 白楠木
- 白檀
- 三棱草
- 杏子
- 四方盒子草
- 蝇虎
- 野丹参
- 野前胡
- 鹿茸草
- 升登
- 茄子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野火球
- 燕麦灵
- 半圆盖阴石蕨
- 山佛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