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合香
《中华本草》:山合香
拼音注音
Shān Hé Xiā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粉红动蕊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Kinostemon alborubrum(Hemsl.)C.Y.Wu et S.Chow[Teucrium alborubrum Hemsl.]采收和储藏:7月采收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粉红动蕊花,多年生草本,具匍匐茎。茎上升,多分枝,基部近圆柱形,上部四棱形,具细条纹,长1m多,密被长达1.5mm平展白色长柔毛。叶具柄,柄长0.4-1.2cm;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,长3-6cm,宽1-2cm,先端短渐尖、渐尖以至尾状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楔形下延,边缘具不整齐的牙齿,上面被疏柔毛,下面脉上密生长柔毛,侧脉3-5对。总状花生于腋出侧枝的上端,下部具1-3对不具花的叶,上部常分枝成为1-3枝长为3-6cm的总状椭圆锥花序,由具2花、远隔、开向一面的轮伞花序所组成;苞片被疏柔毛;花萼长宽均为4mm,外被疏柔毛,内面喉部具毛环,萼齿5,上唇3齿,中齿特大,扁圆形,先端急尖,侧齿卵圆形,稍小于中齿,高及中齿之半,下唇2齿,三解除 状钻形,花冠粉红色,长约11mm,外被白色绵状长柔毛及淡黄色腺点,内面无毛,上唇2裂,裂片扁圆形,缺弯极浅,下唇3裂,中裂片极发达,长圆形,内凹,先端圆形,侧裂片卵圆形;雄蕊4,前对稍长,超过花冠筒2倍,花药2室,室肾形;花柱长超出雄蕊,先端不相等2裂;子房球形。小坚果。花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明目;散风通络;祛湿解毒。主目赤肿痛;风湿热痹;劳伤;疮肿;湿疹;癣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落花生
- 瓶耳小草
- 银边吊兰
- 华南胡椒
- 田螺
- 吊吊果
- 酸模叶
- 山艾叶
- 臭柏
- 竹荪
- 漆子
- 网脉旋蒴苣苔
- 露水草
- 藏报春花
- 榕树
- 黄花香
- 十三年花
- 钩藤
- 苦竹根
- 粗毛蹄盖蕨
- 金雀根
- 地榆
- 剑叶紫金牛
- 白毛藤
- 紫茉莉子
- 香橼
- 鳖甲
- 三角泡
- 决明子
- 土千年健
- 桃枝
- 独行千里
- 毒根斑鸠菊
- 竹节树
- 云南红豆蔻
- 万丈深茎叶
- 羊七莲
- 錾菜
- 斑楮头红
- 庵 (艹闾)子
- 挪挪果
- 了哥王
- 沙地柏
- 杜仲藤叶
- 小石藓
- 土藁本
- 辣椒茎
- 葫芦巴
- 车前草
- 五倍子
- 枳椇木汁
- 肥荚红豆
- 南方荚蒾
- 地菍根
- 扁豆花
- 椆李
- 庵闾
- 魿鱼
- 茴香茎叶
- 绿豆皮
- 鸡脑
- 粗黄草
- 巴豆叶
- 剑叶铁树
- 止痢蒿
- 根辣
- 芦荟根
- 火秧竻
- 山桂花
- 小构树汁
- 黄花獐牙菜
- 窿缘桉叶
- 覆盆子叶
- 罗望子叶黄檀
- 牛胆参
- 制川乌
- 细叶草乌
- 落马衣
- 土密树
- 野棕
- 向日葵子
- 钟萼木
- 瘤毛獐牙菜
- 青丝线
- 草龙
- 敦盛草
- 八月瓜
- 豹皮菇
- 白背三七
- 羚羊肉
- 刺榆皮
- 大果巴戟
- 光裸星虫
- 脾寒草
- 木瓜
- 枣树根
- 芸香
- 白木耳
- 通花根
- 龙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