鲤鱼脑
《中华本草》:鲤鱼脑
拼音注音
Lǐ Yú Nǎo
英文名
Carp brain
出处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脑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采收和储藏:将鲤鱼杀死后,取出脑髓,鲜用。
原形态
鲤鱼,体呈纺锤形,侧扁,腹部圆。吻钝。口端位,呈马蹄形。须2对。眼小,位于头纵轴的上方。下咽齿3行,内侧的齿呈臼齿形。鳞大,侧线鳞33-39。鳃耙一般为18-22。背鳍3,15-21,第3硬刺坚强,后缘有锯齿。 臀鳍3,5。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。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,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,腹部淡白色。背、尾鳍基部微黑,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栖息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。资源分布:除西藏以外,各省市、自治区均有分布。
化学成分
主要成分为水分、蛋白质、脂类等。此外,每100g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(vitamin)C8.30mg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明目;聪耳;定痫。主青盲;暴聋;久聋;诸痫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溶化灌耳,或捣烂点眼。内服:煮食,适量。
复方
①治耳聋:竹筒盛鲤鱼脑,炊饭处蒸之,令烊,注耳中。(《千金方》)②洽耳聋有脓,不瘥,有虫:捣桂和鲤鱼脑,(棉裹)纳耳中,不过三、四度。(《千金方》)
各家论述
1.《唐本草》:主诸痫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暴聋,煮粥服。3.《纲目》:鲤鱼脑髓和胆等分,频点目眦,治青盲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鲤鱼脑
拼音注音
Lǐ Yú Nǎo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脑。
化学成分
主要成分为水分、蛋白质、脂类等,此外,每100克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C8.30毫克。
性味
《别录》:"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唐本草》:"主诸痫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暴聋,煮粥服。"
③《纲目》:"鲤鱼脑髓和胆等分,频点目眦,治青盲。"
复方
①治耳聋:竹筒盛鲤鱼脑,炊饭处蒸之,令烊,注耳中。(《千金方》)
②治耳聋有脓,不瘥,有虫:捣桂和鲤鱼脑,(棉裹)纳耳中,不过三、四度。(《千金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臭黄荆子
- 臭黄荆根
- 野三七
- 车桑仔叶
- 跌破勒
- 婆罗门皂荚
- 南川升麻
- 肥皂核
- 伊贝母
- 野芭蕉
- 戴星草
- 赛繁缕
- 软枣子
- 脐带
- 郎伞木
- 小金挖耳
- 梧桐白皮
- 紫菀
- 竹叶椒根
- 金光菊
- 小婆婆纳
- 杉叶
- 黄总花草
- 毛赪桐
- 小构树叶
- 夏丸
- 海粉
- 红毛蛇
- 大独脚金
- 红厚壳
- 水苋菜
- 滇瑞香
- 球衣藻
- 一把篾
- 铁草鞋
- 马尿烧
- 朝鲜崖柏仁
- 野茶辣
- 红马蹄草
- 鲥鱼鳞
- 友水龙骨
- 麻布七
- 野鸦椿根
- 长果山橙
- 亚麻
- 凤眼果壳
- 蝇虎
- 挖耳草根
- 蚕退纸
- 白梅花
- 香蒲
- 普洱茶膏
- 紫萁
- 三七
- 大茶药根
- 白马骨
- 腊雪
- 一扫光
- 柔软石韦
- 窝儿七
- 漏斗菜
- 刺茶美登木
- 花叶九节木
- 芸香草
- 广西狗牙花
- 玫瑰茄
- 云南红豆蔻
- 悬钩子
- 棉花壳
- 老枪谷
- 豆油
- 兰草
- 雉
- 瑞香根
- 麻风树
- 李根皮
- 天罗水
- 极丽马先蒿
- 走边疆
- 海藻石
- 马刀肉
- 软皮树
- 毛叶石楠
- 网脉山龙眼
- 白背小报春
- 商陆花
- 黎罗根
- 石吊兰
- 暴马子
- 灰凤梨
- 芦子兰
- 马比木
- 菘子
- 过塘蛇
- 大树三台
- 南板蓝根
- 毛葡萄
- 秤砣梨根
- 鼻血雷
- 鲤鱼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