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脉山龙眼
《中华本草》:网脉山龙眼
拼音注音
Wǎnɡ Mài Shān Lónɡ Yǎn
别名
亮光子、苦锯子、仇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龙眼科植物网脉山龙眼的枝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licia reticulata W.T.Wang[H.reticulata W.T.Wang var.parvifolia W.T.Wang;H.cochinchinensis Lour.var.pseuderratica Sleum.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枝,切段,晒干。夏、秋季采收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乔木或灌木,高3-10m。树皮灰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-3cm;叶片革质或近革质,长圆形,宽2-10cm,先端短渐尖、急尖或钝,基部楔形,边缘具疏锯齿或细齿,中脉和侧脉在两面均隆起,网脉明显。花两性,辐射对称,总状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,长7-15cm;花梗常双生,基部或下半部彼此贴生;苞片披针形;花被管长13-16mm,白色或淡黄色;雄蕊4,着生于花被片檐部,花药椭圆状;花盘4裂;子房无毛。坚果椭圆形,长1.5-1.8cm,先端具短尖,果皮黑色。花期5-7月,果期10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2100m的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止血。主跌打刀伤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干叶研末调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无漏子
- 红毒茴
- 九龙盘
- 红花苗
- 枣树根
- 龙眼根
- 花皮胶藤
- 鹿尾
- 澄茄子
- 尖子木
- 木通根
- 虎头兰
- 鸭脚木皮
- 干旱毛蕨
- 狗毛草
- 淮通
- 天文草
- 青丝线
- 柞木根
- 栘枍
- 柔软石韦
- 多足蕨
- 鹿脂
- 金老梅叶
- 肥猪苗
- 鲛鲨白
- 茼蒿
- 墓头回
- 枇杷花
- 盘羊睾丸
- 蜥蜴
- 片鸡尾草
- 紫荆皮
- 华中五味子
- 走马胎
- 凉山虫草
- 汝兰
- 桔梗
- 三蕊草
- 圆叶乌头
- 鲤鱼血
- 裂叶双盖蕨
- 红川乌
- 女金芦
- 矮叶书带蕨
- 大过路黄
- 漏斗瓶蕨
- 狭叶当归
- 对虾壳
- 落葵
- 虎掌草
- 牛奶树子
- 红轮千里光
- 柠鸡儿果
- 红雀珊瑚
- 砂仁花
- 南天仙子
- 狗蚁草
- 白草
- 红石耳
- 羊须
- 猪鬃刚
- 白鹤灵芝
- 十三年花
- 蛇附子
- 六大天王
- 秀丽野海棠
- 牛毛毡
- 旱芹
- 狗枣猕猴桃
- 痰药
- 新塔花
- 瓶蕨
- 蚕茧
- 中华石龙尾
- 衡州乌药
- 鹿蹄肉
- 催产草
- 人参须
- 野草香
- 白云瓜叶
- 石仙桃
- 鸡蛋花
- 花姬蛙
- 竹蠹虫蛀末
- 文蛤
- 小白棉
- 红花小独蒜
- 黄杨叶
- 臭黄荆根
- 火殃簕
- 鸡毛狗
- 护心草
- 翻背白草
- 通骨消根
- 广金钱草
- 臭黄荆叶
- 百部
- 翻天红
- 榕树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