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鸡尾草
《中华本草》:片鸡尾草
拼音注音
Piàn Jī Wěi Cǎo
别名
猪毛草、锯锯草、小凤尾草、骟鸡尾草、新凤尾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茎、嫩叶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is henryi Christ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10-40cm。根茎短,横走或斜生,密被浅棕色披针形鳞片。叶草质,丛生,二型;营养叶柄长3-8cm,细弱,有棱,禾秆色;叶片宽三角形或卵形,长6-25cm,宽5-20cm,单数羽状复叶,先端尾状;侧生羽片1-3对,对生或互生,下部的有柄,线形,长2.5-20cm,宽3-4mm,边缘有小尖齿,第1对常为2-4叉状深裂;叶脉羽状,侧脉二叉状;孢子叶较长大,叶柄长6-16cm,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10-30cm,宽6-20cm,单数一回羽状;侧生羽片1-4对,线形,长5-20cm,宽2-3mm,仅不育部分具小尖齿,位于下部的羽片2-4叉状深裂。孢子囊群线形,着生于羽片边缘的边脉上;囊群盖线形,膜质,全缘,灰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草地、路旁石隙中或灌木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涩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敛疮止血;利湿。主汤火烫伤;狂犬咬伤;外伤出血;白带;小便淋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,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片鸡尾草
拼音注音
Piàn Jī Wěi Cǎo
别名
骟鸡尾草、锯锯草、小凤尾草
来源
蕨类凤尾蕨科狭叶凤尾蕨Pteris henryi Christ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
性味
苦、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治烫、火伤,狂犬咬伤,刀伤。
用法用量
1~2钱,外用适量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楹树
- 芦子兰
- 柠檬根
- 车前子
- 铃当子
- 水翁叶
- 鸡心七
- 豪猪肉
- 散血丹
- 卷丹
- 柏脂
- 铁扫帚
- 大花素馨花
- 落叶梅
- 南方六道木
- 野兔毛
- 山慈菇
- 毛白杨
- 了哥王
- 通花花
- 牛舌草
- 锦地罗
- 干檀香
- 山肉桂
- 川山橙果
- 卤碱
- 大伸筋
- 茶油粑
- 一枝蒿
- 樟树子
- 黄樟
- 小叶眼树莲
- 臭蒿
- 河豚鱼肝油
- 黑穗石蕊
- 山姜
- 牵牛子
- 芜菁
- 蜈蚣藻
- 接筋草
- 藜芦
- 川楝子
- 大叶马尾连
- 撒发
- 紫贝
- 阴阳枫
- 九牛力
- 台湾千金藤
- 糖芥
- 蟑螂
- 碧桃干
- 野梨枝叶
- 黄羊角
- 昂天莲
- 迭裂黄堇
- 大过路黄
- 杜鹃兰
- 红葱
- 梨树根
- 密蒙花
- 乌鸡骟
- 吊山桃
- 莲须
- 煨姜
- 蜂窝草
- 半枫荷叶
- 苜蓿根
- 吉祥草
- 樱桃叶
- 冬葵根
- 绣线菊根
- 赤茯苓
- 矮脚苦蒿
- 八角莲
- 白石榴根
- 过岗龙
- 桂花
- 十萼茄
- 黄葵
- 黑蚂蚁
- 白独活
- 苹婆
- 匙羹藤
- 胖树根
- 瘤孢地菇
- 芭茅果
- 天花粉
- 白花菜
- 藏羚角
- 绿豆皮
- 黄唇鱼心
- 维特他
- 乔木五加
- 鮧鱼
- 仙人掌
- 水泽兰
- 野灯草
- 荷叶金钱
- 虫牙药
- 刺蓬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