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檀香
《中华本草》:干檀香
拼音注音
Gān Tán Xiānɡ
别名
小青皮、小青香、小仙人掌、香疙瘩、干香树、山苏木、土檀香、豆瓣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檀香科植物沙针或其变种豆瓣香树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syris wightiana Wall.exWight2.Osyris wightianaWall.ex Wightvar.rotun-difolia(Tam)Tam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除去杂质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1.灌木或小乔木,高2-5m。枝细长,嫩时呈三棱形。叶片薄革质,灰绿色,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长2.5-6cm,宽0.6-2cm,先端尖,有短尖头,基部渐狭,下延而成短柄。花小;雄花2-4朵集成小聚伞花序;花梗长4-8mm;花被直径约4mm,裂片3;花盘肉质,弯缺;雄蕊3,花丝很短,不育子房呈微小的突起,位于花盘中央;雌花单生,偶4或3朵聚生;苞片2枚;花梗顶部膨大;花盘、雄蕊如同雄花,但雄蕊不育;两性花外形似雌花,但具发育的雄蕊;胚珠通常3枚,柱头3裂。核果近球形,先端有圆形花盘残痕,成熟时橙黄色至红色,干后浅黑色,直径8-10mm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。2.本变种的叶厚革质,近圆形至阔倒卵形,长12-15mm,宽9-10mm,先端钝或近圆形,基部钝,两面粗糙,密布明显腺体,侧脉不明显;叶柄长1-2mm或近无柄;果直径4.5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山坡灌丛中或石崖边。2.生于多石的向阳山坡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2.分布于四川西南部。
性味
辛;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疏风解表;活血调经。主咳嗽;感冒;月经不调;痛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干檀香
别名
小青皮、小青香、小仙人掌、沙针、香疙瘩
来源
檀香科干檀香Osyris wigbtiana Wall.,以根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辛、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消炎,解毒,安胎,止血,接骨。主治咳嗽,胃痛,胎动不安,外伤出血,骨折,疥,疖,痈。
用法用量
3~5钱,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外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鹰不泊
- 紫藿香
- 辣椒茎
- 倒挂金钩
- 鹩哥舌
- 单头紫菀根
- 唐古特报春
- 疏松卷柏
- 水杨枝叶
- 短小蛇根草
- 仙人掌
- 白头翁
- 紫河车
- 轮叶景天
- 小山稔
- 艾实
- 天荞麦根
- 山红稗
- 紫花堇菜
- 短茎独活
- 竹实
- 柳杉
- 鹿脂
- 葛蔓
- 车螯
- 毛茎马兰
- 凉粉藤
- 黄背草果
- 雪上一支蒿
- 小叶莲
- 红丝线
- 两广瘤足蕨
- 东方荚果蕨
- 竹林消
- 泡花树
- 树茭瓜
- 铁皮石斛
- 一枝蒿
- 猫耳朵草
- 短齿楼梯草
- 小黑药
- 苦丁
- 鼻血雷
- 炮姜
- 杜鹃花叶
- 白皮
- 跳八丈
- 中华石楠
- 苦木
- 跌破勒
- 鸡冠参
- 将军树
- 紫荆皮
- 桉油
- 东北羊角芹
- 钓杆柴
- 雪猪骨
- 石枣
- 紫啸鸫
- 岭南花椒根
- 香雪兰
- 龙珠根
- 马桑
- 雷公藤
- 柳叶
- 香樟叶
- 粤万年青
- 柳白皮
- 辟汗草
- 麝肉
- 水边指甲花
- 新疆香堇
- 干檀香
- 水藁本
- 雪药
- 黄蜀葵
- 迭裂黄堇
- 镜面草
- 庐山石韦
- 刺花椒
- 白金古榄
- 水银
- 红叶木姜子根
- 心叶虎耳草
- 紫桔梗
- 山大刀根
- 铺山燕
- 白茅针
- 凫肉
- 光裸星虫
- 黄花紫丹参
- 豆黄
- 狗脚迹
- 酸水草
- 蔓乌头
- 热带灵芝
- 糖橘红
- 催吐萝芙木
- 红果参
- 顺江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