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毛毡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牛毛毡
拼音注音
Niú Máo Zhān
别名
松毛蔺
来源
为莎草科荸荠属植物牛毛毡Heleocharis yokoscensis (Franch. et Savat.)Tang et Wang [H. acicularis auct. fl. sin. non R. Br.],以全草入药。秋季采集,洗净,晒干入药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发表散寒,祛痰平喘。用于感冒咳嗽,痰多气喘,咳嗽失音。
用法用量
0.3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牛毛毡
拼音注音
Niú Máo Zhān
英文名
all-grass of Needle spikesedge, all-grass of slender spikerush
出处
出自《分类草药性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牛毛毡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leocharis yokoscensis (Franch. Et Savat.) Tanget Wang[Scirpus yokoscensis(Franch.et Sav.);Heleocharis yokoscensis(Franch.et Sav.)Tang et Wang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牛毛毡,多年生草本,高3-12cm。匍匐根茎极细。秆密丛生,细如毛发,密如毛毡。叶鳞片状,叶鞘微红色,膜质,管状。小穗卵形,长2-3mm,淡紫色,仅有数朵花,每个鳞片各有1朵花;鳞片膜质,下部少数鳞片近2列,卵形,先端锐尖,长约2.5cm,有1脉,两侧紫色,边缘无色,透明;下位刚毛1-4条,有倒刺;花柱3。小坚果狭长圆形,无棱,长约至2mm,先端缢缩,微黄白色,表面有细密整齐的网纹,网纹隆起,花柱基膨大,呈短尖状,直径约为小坚果宽的1/3。花、果期4-11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,对温度要求不严,喜潮湿环境。宜选粘土、潮湿地栽培。[br]栽部技术,用分株繁殖法,早春发芽时,连根挖取母株,分成数蔸,按行距8cm×6cm种植。[br]田间管理,苗齐后,及时拔除杂草。一般不行施肥。天旱时注意灌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水田中池塘边及湿粘土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几遍全国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发散风寒;祛痰平喘;活血散瘀。主风寒感冒;支气管炎;跌打伤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研末,3-9g。
各家论述
1.《分类草药性》:发散风寒。2.《四川中药志》:发散风寒,除胸腹烦闷。治感冒咳嗽和痰多气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牛毛毡
拼音注音
Niú Máo Zhān
出处
《分类草药性》
来源
为莎草科植物牛毛毡的全草。8~10月采收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。匍匐根茎极细。秆丛生,极细密,高2~12厘米。叶鳞片状,具鞘,鞘微红色,膜质,管状,高5~15毫米。小穗卵形,长3毫米,先端钝,淡紫色;花数朵;鳞片膜质,背部淡绿色,两侧紫色,基部的一片呈长圆形,先端钝,有脉3条,其余鳞片卵形,先端急尖;雄蕊3;柱头3。小坚果狭长圆形,顶端缢缩,长约1.8毫米。花、果期4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水畔、池塘边,分布几遍全国。
性味
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辛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外感风寒,身痛,咳嗽,痰喘。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发散风寒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忘》;"发散风寒,除胸腹烦闷。治感冒咳嗽和痰多气喘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3~1两。
复方
治陈寒日久,一身作痛:牛毛毡、铁篱把根。用水(加少量干酒)煎服三次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铁角凤尾草
- 铜罗汉
- 剑叶耳草
- 黄藨根
- 痰药
- 鸡骨柴叶
- 瓶蕨
- 大薸
- 刺瓜
- 豆列当
- 血党
- 鸡血莲
- 短柄菝葜
- 独花兰
- 鼺鼠
- 催产草
- 人参须
- 台湾三颗针
- 罐嘴菜
- 野草香
- 鲻鱼
- 披针骨牌蕨
- 珍珠伞
- 石仙桃
- 桑螵蛸
- 工布乌头
- 蜀羊泉
- 过江龙子
- 榆叶
- 心叶荚蒾根
- 赪桐
- 荷莲豆菜
- 葛藟叶
- 合欢皮
- 粗叶卷柏
- 石龙子
- 龙舌箭
- 莲须
- 假酸浆
- 麦撇花藤
- 麻叶荨麻
- 天山雪莲花
- 鳆鱼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玉簪花
- 芝麻菜
- 对叶榕
- 莲生桂子花
- 一匹草
- 中华莛子藨
- 罗布麻
- 膜蕨囊瓣芹
- 火索麻
- 榆树
- 野油麻
- 葫芦茶
- 震天雷
- 升登
- 黑三棱
- 山楂
- 索骨丹
- 狼油
- 铁栏杆
- 硬水黄连
- 龙脷叶
- 蝴蝶藤
- 山慈菇
- 两指剑
- 龙州线蕨
- 蔓荆子
- 红牛皮菜
- 牛尾参
- 强威生草
- 水蛭
- 夏枯草
- 川乌
- 铁杆地柏枝
- 苦艾
- 接骨丹
- 桑瘿
- 小柿子叶
- 豨仙草
- 虎胆
- 小果卫矛
- 小大黄
- 小果野葡萄
- 小漆树
- 千年健
- 小果千金榆
- 小伸筋草
- 毛蕊老鹳草
- 小叶柳
- 小儿血参
- 小地松
- 破碗掌脚树
- 山楂叶
- 小叶眼树莲
- 小叶薄荷
- 小叶金花草
- 杏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