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羊睾丸
《中华本草》:盘羊睾丸
拼音注音
Pán Yánɡ Gāo Wán
英文名
argal spermary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牛科动物雄性盘羊的睾丸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vis ammon Linnaeus.采收和储藏:宰杀时取下睾丸,水煮或在同类兽奶中煮熟,晾干。
原形态
1.青羊,体长0.9-1.1m,尾长13-17cm,重约30kg。四肢短,蹄狭窄。眶下腺甚为退化,有足腺,无鼠踩腺。雌雄皆有角,角短而直,斜向后上方伸出,二角基部很靠近,尖端略向下弯。余部角有环棱。一般身体色为灰棕色,个体有差异或呈深灰或为棕褐色。喉部后方有一白斑。四肢、腹部、尾几同身色。2.北山羊,个体大,肩高约1m,尾长超过耳长,重40-50kg。雄羊颌下有须,长约15cm,雌羊须很短。无眶下腺,雄羊有尾下腺,前肢有足腺。雌性角小,雄性角发达,长达1m左右,斜向后方生长,形如弯刀,角横切面呈三角形,平面朝前,角上有许多大而显着之横棱。自头枕部沿背脊到尾基部,有一条黑色纵纹。胸部及腹侧黑色,腹面白色。四肢前面由上至下有黑棕色纵纹,尾向体背色,尾尖棕黑色。3.盘羊,体形中等大,健壮,身高1.1m,长约1.5m左右。肩高大于臀高。耳较小,尾短不及耳长。雌雄均有角。雄性角粗大,尤以基部为甚。角往侧面弯曲成360度的圆形螺旋。角鞘外面有明显而狭的环棱。近基部则消失。角长1m。雌性角小,约为雄性角的1/5。体背浅灰棕或暗棕色,胸腹部黄棕色,下腹及鼠踩部白色,臀部有白斑。尾色与体背相似,尾上面并有一棕色中线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栖息于较高的人迹罕至的山林中多在阳坡活动。居洞或岩石下,以草、树枝叶等为食。2.栖息于高原岩石和石质流砂上,或沿荒裸地生活。喜登高山,可达海拔6000m高度。群居,以禾本科植物为食。3.栖息于无林的高原、丘陵地带。以禾本科、葱属及杂草为食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入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2.分布于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3.分布于西北、华北入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甘;咸;性温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补肾壮阳。主肾虚阳痿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一副;或研末冲,10-15g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滋补、壮阳的功效。主治体弱肾虚、阳痿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榼藤
- 胆木
- 珍珠莲
- 碗蕨
- 木姜花
- 野山楂
- 土牡蛎
- 紫金血藤
- 桃南瓜
- 枇杷核
- 牛耳草
- 石榕
- 斑叶兰根
- 海莲叶
- 朝鲜当归
- 可爱花
- 痄腮树
- 大白顶草
- 小一口血
- 乔木刺桐
- 小野鸡尾
- 桃枝
- 巴豆油
- 金耳环
- 车前状垂头菊
- 小青藤
- 黄瘤孢
- 熊脂
- 大蝎子草
- 环维黄杨星D
- 膜蕨囊瓣芹
- 酱瓜
- 地枇杷
- 升登
- 川谷根
- 野荞麦
- 野决明
- 大毛红花
- 阳桃根
- 蝴蝶藤
- 骆驼蹄瓣
- 花酸苔
- 棱枝槲寄生
- 浙江七叶树
- 贴骨散
- 小灰包
- 茄蒂
- 金银花
- 山白蜡条
- 青海鸢尾子
- 梧桐
- 桂竹香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九龙根
- 蔓荆子
- 决明子
- 海桑
- 火焰兰
- 榆树
- 三叶莲
- 蛇胆草
- 寒莓叶
- 栝楼皮
- 黄草乌
- 鼻烟
- 野苋子
- 鷃
- 倒触伞
- 刺萼悬钩子
- 马骨
- 松木皮
- 香蒲
- 海南三七
- 大红袍
- 白朱砂莲
- 葫芦巴
- 秋牡丹根
- 二裂叶委陵菜
- 刺叶苏铁
- 无患树皮
- 黄花獐牙菜
- 博落回
- 黄泡果
- 水芦荻根
- 海萝
- 红石耳
- 紫背金盘草
- 大田基黄
- 水飞蓟
- 倒心叶桃叶珊瑚
- 五叶藤
- 牛肋巴
- 生漆
- 文蛤
- 野鸡草
- 满天星
- 白松塔
- 莲须
- 羊毛绒球蟹
- 横经席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