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毛狗
《中华本草》:鸡毛狗
拼音注音
Jī Máo Gǒu
别名
地棉花
英文名
cottony mass of Mongolian Jurinea
出处
出自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蒙疆苓菊的基生叶柄部与茎基部的白绒毛团块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urinea mongolica Maxim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挖茎基部的棉花状团块,除去沙土,晒干。
原形态
蒙疆苓菊 多年生草本,高8-20cm。根状茎粗大,茎部被残存的叶柄,具极厚的绵毛。茎丛生,分枝,被白色蛛丝状绵毛。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有柄,中上部叶无柄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2-10cm,宽0.5-2.5cm,羽状深裂或浅裂,少有不分裂,边缘皱而反卷,两面被或疏或密的蛛丝状绵毛,下面密被腺体。头状花序单生枝端,长2-2.5cm,宽1.5-2cm;总苞半球形;总苞片多层,黄绿色,被疏蛛丝状绵毛和腺体,外层长卵形渐尖,内层伸长,先端具草黄色刺尖;花冠红色,长约2cm,筒部向上渐扩大成漏斗状的檐部,外面有腺体。瘦果长椭圆形、长约6mm,宽约2.5mm,冠毛污黄色,刚毛状,不等长,有短羽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沙丘、沙滩及砂质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和新疆。
性味
味甘;淡;性平
功能主治
止血。主外伤出血;鼻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烧炭存性敷;或寒鼻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鸡毛狗
拼音注音
Jī Máo Gǒu
别名
久苓菊、久苓草、地棉花
来源
菊科鸡毛狗Jurinea potanini Iijin,以带根全草及茎基部绵毛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、新疆。
性味
茎基部绵毛:淡,平。
全草:苦,凉。
功能主治
茎基部绒毛:止血。全草:消肿。
外伤出血:茎基部绵毛适量,外敷。
鼻出血:取绵毛适量,塞入鼻孔中。
阴囊肿大:全草1份,加水2份,水煎,浓缩至一半,外洗患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鸡毛狗
拼音注音
Jī Máo Gǒu
别名
地棉花
出处
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蒙古久苓草的基生叶柄部与茎基部的白色绒毛团块。春、秋采挖茎基部的棉花状团块,除去沙土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30厘米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全株被白色绒毛;茎基部与基生叶柄基部有白色长绒毛的团块,形如棉花团。基生叶丛生,叶片线状披针形,边缘为不规则的羽状深裂,裂片极度卷曲;茎生叶互生;有长柄。头状花序顶生,总苞片多列,管状花紫红色。瘦果长椭圆形,有白色冠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沙丘、沙滩及砂质地.分布内蒙古、宁夏等地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止血。治外伤出血,鼻出血。
复方
①治外伤出血:鸡毛狗适量,外敷。
②治鼻出血:鸡毛狗,塞入鼻孔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牡丹皮
- 穗花杉叶
- 鸡肾草
- 豆腐渣
- 阴(句黾)
- 井口边草
- 杜梨
- 马鞍叶
- 鸡脚莲
- 郁金香根
- 无患子树皮
- 广枣
- 竹(鼠留)子油
- 金雀儿
- 接筋草
- 粟糠
- 饭团根
- 陈冬菜卤汁
- 鸡血
- 海鹞鱼齿
- 鸡头
- 蓖麻油
- 大风子
- 鸡子壳
- 鸡冠菜
- 鸡子黄
- 肾子草
- 麻叶荨麻
- 凤凰木
- 宽叶返魂草
- 鲫鱼藤
- 鸡肠
- 小球藻
- 鸡大腿
- 杜茎山
- 绿结鸡骨
- 柳枝
- 猪鬃草
- 珠儿参叶
- 剪夏罗
- 驹胞衣
- 豆蔻壳
- 水珍珠菜
- 一叶萩
- 扁豆花
- 竹象鼻虫
- 鸡嗉
- 鸡冠虫
- 鸡子白
- 鸡骨柴
- 冷水丹叶
- 菾菜根
- 唐古特马尿泡
- 白降丹
- 鸡爪参
- 棉团铁线莲
- 鸡肝散
- 紫阳花
- 田基黄
- 鸡骨常山
- 金花茶花
- 白榔皮
- 干贝
- 榕树果
- 化橘红
- 凌霄花
- 柴胡
- 吐铁
- 鸡爪草
- 磨盘根
- 秀丽槭
- 美脉藁本
- 五指毛桃根
- 蚕豆荚壳
- 鸡爪芋
- 土丁桂
- 小过路黄
- 鸡树条
- 东风螺
- 蜀羊泉
- 鸡屎藤果
- 兜冠黄共享
- 白松塔
- 麦门冬
- 大叶山桂
- 猩猩花
- 千屈草
- 牿岭勾儿茶
- 三七草
- 白薯莨
- 臭樟
- 大叶沿阶草
- 普洱茶膏
- 胡萝卜叶
- 圆叶南蛇藤茎
- 圆果罗伞
- 狭萼半边莲
- 革叶茴芹
- 地黄连
- 短柄南蛇藤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