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须眼子菜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须眼子菜
拼音注音
Lónɡ Xū Yǎn Zǐ Cài
别名
线形眼子菜
来源
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。
性味
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藏医用治肺炎;外用治疮疖
用法用量
1~2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龙须眼子菜
拼音注音
Lónɡ Xū Yǎn Zǐ Cài
别名
线形眼子菜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。
出处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
来源
为眼子菜科植物龙须眼子菜的全草。6~7月采收,洗去污泥,晾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沉水草本。茎细弱,线状,直径约1~1.5毫米。叶线形或丝状,长3~10厘米;托叶成鞘状,长2~3厘米,膜质。花序梗细弱,穗状花序长1~4厘米,由2~6轮间断的花簇组成;花被4片,绿色,镊合状排列;雄蕊4,无花丝;心皮4,无柄,分离。小核果椭圆形或宽卵形,长约3~4毫米,先端具短喙,背面具脊或圆形,腹面扁平或稍凹陷。花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池溏、沼泽或沟渠中。分布我国东北、西北各地。
性味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"微苦,凉。"
功能主治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"清热解毒。治肺炎,疮疖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外用:煎汁熬膏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覆盆子
- 生瓜
- 吊干麻
- 乌苏里瓦韦
- 接骨木根
- 土大香
- 黄樟
- 小黄鼠狼
- 水翁叶
- 兰花
- 波罗蜜
- 芒茎
- 毛青杠
- 红薯细辛
- 树锦鸡儿
- 岩豇豆
- 大泡通叶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偏花黄芩
- 多刺绿绒蒿
- 白垩铁线蕨
- 泡桐木皮
- 幼油草
- 贴骨散
- 束花石斛
- 耳叶排草
- 腊梅
- 铜骨七
- 华风车子根
- 灰钉
- 芦花
- 鸭脚黄边
- 树刁
- 荷包牡丹根
- 钩栗
- 苦夭
- 枇杷
- 保山附片
- 凤凰衣
- 胡桃花
- 鹅不食草
- 山扁豆
- 无腺橉木
- 钓樟根皮
- 香槁树
- 黄花菜
- 漆大姑根
- 野牡丹子
- 土槿皮
- 相思子根
- 扛板归根
- 牛角腮
- 水折耳
- 绣球花
- 黄金凤
- 雀卵
- 半边山
- 铜脚威灵仙
- 旋花根
- 朴树果
- 火炭母草根
- 蓝花扁竹
- 斩木橿子
- 大苞寄生
- 吉笼草
- 赤石脂
- 杧果叶
- 虎刺
- 穗花杉种子
- 玉米花
- 罗锅底
- 布荆
- 金发草
- 文蛤肉
- 桑瘿
- 缘毛鸟足兰
- 甘肃棘豆
- 狗脚草根
- 蛇婆子
- 包袱七
- 乌梅
- 总状绿绒蒿
- 高山金挖耳
- 麻油
- 水飞蓟
- 铜锤草根
- 工布乌头
- 蜀葵叶薯蓣
- 红椋子
- 小飞蓬
- 排钱草
- 牛白藤根
- 广石豆兰
- 土瓜狼毒
- 水甘草
- 柘耳
- 蝉蜕
- 娃儿藤
- 刺葡萄根
- 百草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