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藤
《*辞典》:金刚藤
拼音注音
Jīn Gānɡ Ténɡ
别名
菝葜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。8~9月挖取。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攀援木本,茎实心,无刺。根茎才;质,结节状。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5~8厘米,宽1~2厘米;叶柄长0.5~0.8厘米,鞘稍不明显,长几为叶柄的1/2,鞘端有1对卷须。伞形花序腋生,花序柄长1.5~2厘米,稍扁;花柄长7~8厘米;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被片6。浆果熟时绿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下。分布我国西南部及西藏等地。
性味
性温,味微辛。
功能主治
祛风,活血,解毒。治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瘰疬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鳝藤
- 火把花
- 浆水
- 长节耳草
- 榆耳
- 银杏叶
- 灯油藤子
- 水胡满
- 藏羚角
- 羚羊肉
- 台湾榕
- 双肾子
- 银锁匙
- 锯鲨翅
- 云南小阴地蕨
- 蔓草虫豆
- 寄居蟹
- 薄柱草
- 地柏枝
- 穿山龙
- 十两叶
- 毛草龙
- 宽尾石韦
- 漆树根
- 鸮
- 大叶花椒
- 荸荠
- 老虎耳根
- 油茶根
- 白牛膝
- 黄瓜藤
- 润肺草
- 竹茹
- 粗茎罗锅底
- 甜瓜子
- 菜子七
- 黄楝树
- 扭筋草
- 秋葡萄茎
- 花生衣
- 鸡血七
- 苦蒿
- 奶浆参
- 散血莲
- 姜味草
- 黄皮果
- 角蒿
- 石彭子
- 骆驼黄
- 白草根
- 蛇王藤
- 石蟾蜍
- 碎米柴
- 血人参
- 狐狸尾
- 七里香
- 苞叶木
- 大麻药
- 小年药
- 花榈木
- 山羊肝
- 狼油
- 草本三角枫
- 大叶樱叶
- 野大豆藤
- 礜石
- 苔菜
- 五瓣寄生
- 黄花仔
- 百步还阳丹
- 草果药
- 黄花稔
- 苦草
- 狗肝菜
- 狗肾
- 香石藤果
- 小九节铃
- 蛇接骨
- 猕猴桃藤中汁
- 海芋
- 骆驼蹄瓣
- 一点红
- 白子菜
- 竹节草
- 木槿根
- 土牡蛎
- 下田菊
- 空心花
- 蛮刀背
- 红楤木
- 小红藤
- 黄毛榕
- 茄子根
- 山麻黄
- 硕苞蔷薇
- 锡叶藤
- 乌蔹莓
- 茅草叶
- 过岗龙
- 火殃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