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青花
《*辞典》:荷青花
拼音注音
Hé Qīnɡ Huā
别名
刀豆三七,水菖三七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拐枣七、大叶老鼠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罂粟科植物荷青花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30厘米,茎叶含有黄色液汁。茎直立,上部稍分枝,有散生的毛。单数羽状复叶;基生叶有长柄,小叶5~7,有短柄,广卵形至菱状卵形,长2.5~10厘米,宽1.2~4厘米,先端尖锐,基部楔形,边缘有缺刻及不整齐的锯齿;茎生叶具小叶3~5。花1~2朵腋生成稀疏的聚伞花序,花梗长4~8厘米;花两性,萼片2,绿色,狭卵形,长1.5~1.7厘米,早落;花瓣4,黄色,圆卵形,长2.5厘米;雄蕊多数;雌蕊由2心皮合成,花柱短,柱头2裂。果为蒴果,线形,长3~5厘米,宽约3毫米,内有种子多数。花期4~6月。果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林下阴湿处。分布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山西、安徽、浙江、辽宁、吉林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含生物碱0.1%,地上部分含生物碱0.06%。生物碱为:隐品碱、别隐品碱、原阿片碱、黄连碱、小檗碱、血根碱、白屈菜红碱、白屈菜玉红碱、白凤菜黄碱、白屈菜碱、人血草碱、四氢小檗碱。
性味
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苦,性平。"
功能主治
《陕西中草药》:"祛风湿,舒筋活络,散瘀消肿,止痛止血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劳伤,跌打损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泡洒。
复方
治劳伤四肢乏力,面黄肌瘦:荷青花三至四钱,加红糖、黄酒蒸熟。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柿漆
- 蘘荷花
- 桑叶
- 光叶巴豆树
- 光叶石楠
- 滑石
- 花松萝
- 绿豆衣
- 西红花
- 凤凰毛
- 六月合
- 细草
- 瓜蒌
- 黄花菜
- 红穿破石
- 白蜡树叶
- 多头苦荬
- 小萹蓄
- 马陆
- 黄缨菊
- 大叶千斤拔根
- 祁州一枝蒿
- 木鳖子根
- 泽泻
- 河套大黄
- 地钱
- 麻油
- 栗荴
- 羊屎条根
- 荃皮
- 桂子
- 多蕊蛇菰
- 兴安升麻
- 大金发藓
- 黄鼬
- 海蛤壳
- 胡黄连
- 野香橼花
- 鸡翮羽
- 蓝花葱
- 紫荆皮
- 地骨皮
- 篦子三尖杉
- 无漏子
- 高原鸢尾子
- 石蕊
- 蛇眼草
- 蜣螂
- 鹰不泊薳
- 水泽兰
- 胡颓子
- 白对节子叶
- 小叶凤凰尾巴草
- 多穗石柯果
- 太平莓
- 落地金钱
- 毛黐头婆
- 苏铁叶
- 雉
- 水飞蓟
- 勒管草
- 小飞蓬
- 乌骨藤
- 黄矾
- 豹骨
- 广枝仁
- 荷青花
- 油柑根
- 蒙自草胡椒
- 冬瓜瓤
- 渐尖毛蕨
- 白花蛇头
- 穗花蛇菰
- 蜘蛛香
- 水杨柳
- 丝绵
- 石楠叶
- 楮树白皮
- 贝齿
- 地红子根
- 毛千屈菜
- 鹗骨
- 天竺桂
- 狼肉
- 木槿根
- 豆腐
- 大叶马尾连
- 宝盖草
- 田旋花
- 南瓜蒂
- 合欢花
- 黄荆叶
- 藏丁香
- 芒花
- 沙茴香
- 九头青
- 广东万年青
- 杯苋
- 蚂蚁花根
- 蒙自水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