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肚
《*辞典》:虎肚
拼音注音
Hǔ Dù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猫科动物虎的胃。剖取虎肚后。洗净,烘干,切块。
生境分布
产东北及华南各地。
形状
为方形块状物,约1.5厘米见方;质如皮状,黄色,有腥气。
功能主治
治反胃吐食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煨存性研末入丸、散。
复方
①治反胃吐食:虎肚生者勿洗,存滓秽,新瓦固煅存性,入平胃散末一两和匀,每白汤服三钱。(《保寿堂经验方》)
②治翻胃,危笃之极:虎肚一具(泥裹煅过),母丁香三钱,沉香八钱,狗宝二钱五分。上为末。老生姜取汁为细丸。每服八分,酒下。(《丹台玉案》虎肚回生丹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杨
- 绣球防风
- 江南玄胡
- 红靛
- 胡萝卜叶
- 铧头草
- 红茄苳
- 红钉耙藤
- 胡荽
- 茶子木花
- 红花岩黄芪
- 红花木莲
- 黄明胶
- 黄根
- 黄桷浆
- 红麸杨根
- 粗糠柴
- 功劳根
- 铁苋
- 屈头鸡根
- 黄独零余子
- 虎掌草叶
- 红马蹄乌
- 瓜蒌皮
- 裂果卫矛
- 苦草
- 秦岭耧斗菜
- 阳桃根
- 红子仔
- 赛繁缕
- 青蒿
- 小叶寄树兰
- 突厥雀
- 五色梅叶
- 石油菜
- 川谷根
- 麝香
- 枇杷花
- 阳桃
- 蜀羊泉
- 芦花
- 土贝母
- 大五爪金龙
- 水杨木白皮
- 猩猩木
- 白千层叶
- 粪鬼伞
- 伽蓝菜
- 松下兰
- 鳍蓟
- 三七
- 九连灯
- 香胶木根皮
- 野扁豆
- 猪笼草
- 蛮刀背
- 野菰
- 炙红芪
- 香石藤果
- 多苞糙苏
- 密花美登木
- 人面子根皮
- 石菖蒲花
- 黄花远志
- 须叶藤
- 生姜汁
- 蘽根
- 牛心果
- 卵叶橐吾
- 马肋巴
- 鸭涎
- 辣椒茎
- 扁竹兰
- 赶山鞭
- 水蛭
- 皱巴坚螺
- 柠檬皮
- 黄荆枝
- 黄花山柰
- 椿皮
- 小朴松实
- 连香树果
- 松木皮
- 莿(木冬)
- 椰子浆
- 伸筋藤
- 长柄秋海棠
- 珠芽半支
- 雷公藤
- 杜鹃花叶
- 紫燕草
- 南方红豆杉
- 破碗掌脚树
- 朱兰
- 紫弹树根皮
- 大种鹅儿肠
- 广东升麻
- 河豚子
- 野葡萄根
- 草灵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