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远志
《*辞典》:黄花远志
拼音注音
Huánɡ Huā Yuǎn Zhì
别名
黄金卵、吊吊黄、黄花鸡骨(《江西草药》),鸡根、小荷苞、鸡肚子果、荷苞山桂花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江西草药》
来源
为远志科植物黄花远志的根。秋、冬采收、洗净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1~5米。根木质,外皮淡褐色,肉质,内面淡黄色。茎直立,圆柱形,少分枝。单叶互生;叶片披针形、倒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长7~10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至圆形,全缘,常有皱波,侧脉约6对,在下面突出;有柄。总状或圆锥状花序,下垂,长达15厘米;花黄色,有红晕;花萼2轮,外轮3,甚小,内轮2,花瓣状;花瓣3,中间龙骨瓣背面顶部有细裂成8条鸡冠状的附属物,两侧的花瓣2/3部分与花丝贴生;雄蕊8,花丝下部3/4合生成鞘。果扁平。成熟时红褐色,两瓣开裂。种子2枚,黑色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沟边、杂木林中,分布西南、华东和陕西、湖北等地。
药理作用
根的香豆精部分对小鼠有一定的止咳作用(SO2引咳法)。
性味
①《江西草药》:"甘,微温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甘辛,平。"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补虚消肿,调经活血,治感冒,风湿疼痛,肺痨,水肿,产后虚弱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。
①《江西草药》:"祛痰利窍,安神益智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;"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补虚消肿。治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,肺痨,水肿,产后虚弱,泌尿道感染,早期乳腺炎,肝炎,上呼吸道感染,肺炎。"
③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调经活血,祛风除湿,消炎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腰腿疼痛,跌打损伤,急慢性胃肠炎,风湿性心脏病,妇女腰痛,子宫脱垂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2~3两)。
复方
①治肝脓肿:鸡根,香樟、草血竭、菖蒲、通光散各五钱。水煎服,每天一剂,分三次服。(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)
②治肺结核:鲜黄花远志根二两,猪肺四两。水煎,服汤食肺,每日一剂。
③治黄肿:鲜黄花远志根二两。水煎服,红糖为引。
④治失眠:黄花远志根五钱至一两,茯神五钱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⑤治跌打损伤:鲜黄花远志根二两,杜衡根一钱。水煎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江西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马心
- 蒙花皮
- 橘核
- 黄金菊根
- 大叶仙茅
- 七星草乌
- 蔓剪草
- 野油麻
- 藏绵芪
- 白透骨消
- 凤仙花
- 厚朴果
- 芙蓉根
- 美洲凌霄
- 小叶爱楠
- 一皮草
- 翅果唐松草
- 铺地草
- 白花猪母菜
- 大狼毒
- 白背枫
- 一品红
- 山橿
- 狗牙根
- 过坛龙
- 蒿枝七
- 山合香
- 海蓬子
- 刀豆根
- 偷筋草
- 山柳
- 赤火绳
- 糜穰
- 木黄连
- 缅枣
- 芒刺复叶耳蕨
- 毛枝鱼藤
- 离根香
- 毛黄连
- 丽江独活
- 凉山虫草
- 缅茄
- 柳叶菜根
- 毛木树皮
- 毛柄锦香草
- 炉甘果
- 毛轴铁角蕨
- 两色瓦韦
- 绿包藤
- 罗勒子
- 木芙蓉花
- 木菠萝
- 李核仁
- 美丽胡枝子
- 梅花刺根
- 芒种花
- 毛嘴签
- 毛白杨
- 竻苋菜
- 亮光菜
- 牡狗阴茎
- 六棱菊
- 罗浮柿根
- 冷蕨子草
- 廉姜
- 绵毛娃儿藤
- 美丽桐
- 棉籽
- 毛叶轮环藤
- 毛葡萄叶
- 簝叶竹根
- 六月雪
- 猫腿姑
- 木鳖根
- 绵毛金腰
- 毛八角莲
- 流苏子根
- 毛竹
- 狼把草
- 满山红根
- 绿百合
- 牡荆子
- 绿豆粉
- 罗伞树
- 猫耳朵草
- 木芙蓉根
- 木香子
- 木鳖子根
- 棉花壳
- 栎叶槲蕨
- 毛叶石楠
- 毛茛
- 罗望子
- 冷饭果
- 棉花杜仲
- 毛桐
- 狸骨
- 狼尾巴花
- 毛苦瓜
- 狼杷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