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毛菌
《中华本草》:蝶毛菌
拼音注音
Dié Máo Jū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毛革盖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iolus hirsutus(Wulf.ex Fr.)Quel.[Trametes hirsutus Pilat.]
原形态
毛革盖菌 子实体一年生。侧生,无柄,或半平伏,单生至覆瓦状叠生。菌盖半圆形、扇形至圆形,(2-5)cm×(3-10)cm,厚2-10mm;盖面灰白色、淡黄色、鼠灰色至灰褐色,密生各色绒毛和粗毛,有明显的同心环纹和环棱;盖缘薄而锐,色深。管口面灰白色、淡黄色至灰褐色;管口圆形、近圆形至多角形,每毫米间3-4个,全缘,不开裂;菌管白色,单层,长2-4mm。菌肉白色或材白色,木栓质,厚1-7mm。孢子长椭圆形至圆筒形,有喙突,稍弯曲,无色,平滑,(5-8)μm×2.5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槭、榆、杨、柳、柞、桦、胡桃等阔叶树的倒木、枯立木、原木、伐桩及活立木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台湾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。菌盖贝壳形或半圆形,长径1.5-10cm,短径1.5-5cm,厚约1cm。表面灰色、带黄色或浅褐色,有毛及同心环纹,边缘色较深。管口面灰白色或灰褐色,管口圆形或多角形,每1mm间2-4个。木栓质。气微,味淡。
药理作用
蝶毛菌热水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抑制率为65%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清肺止咳;祛腐生肌。主风湿疼痛;肺热咳嗽;疮疡脓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叶嘉榄
- 撑篙竹
- 潮风草
- 葛藟果实
- 毛叶石楠
- 野花椒皮
- 野鸦椿根
- 毛青杠
- 水晶兰
- 柽柳花
- 子楝树叶
- 再生稻
- 狗尾巴参
- 杜鹃花
- 水杨梅
- 水团花
- 楮树白皮
- 观音莲
- 枣槟榔
- 阴香根
- 观音苋
- 野花椒叶
- 狗尾草子
- 毛勾儿茶
- 野葡萄藤
- 水皂角
- 春尖油
- 沉香曲
- 水线草
- 水晶花
- 羊外肾
- 玉簪花根
- 野鸦椿花
- 野西瓜苗
- 毛黄堇
- 玉珊瑚根
- 栀子花根
- 川木通
- 指甲花叶
- 制何首乌
- 川桐皮
- 指天蕉
- 残槁蔃
- 水芦荻根
- 满天星
- 水牛角
- 水杨根
- 朱砂根叶
- 水苋菜
- 毛叶木通
- 桂花露
- 斩妖剑
- 水茄冬
- 毛冬青
- 毛风藤
- 掌叶蓼
- 毛黐头婆
- 眼子菜根
- 硬九子连环草
- 慈竹气笋
- 水翁皮
- 水芙蓉
- 水晶鱼
- 张公鱼
- 朱顶红
- 玉蜀黍根
- 管仲
- 橙黄玉凤花
- 中华短肠蕨
- 水红花子
- 狗脚草根
- 水红木根
- 水案板
- 水老虎
- 水红木叶
- 满山红根
- 水红木花
- 水茄冬子
- 水杨木白皮
- 水苦荬根
- 钝叶草
- 水接骨丹
- 粪鬼伞
- 盐麸树白皮
- 水凤仙
- 水茄冬叶
- 水榕木根
- 水枇杷
- 准噶尔鸢尾
- 水松球果
- 满山红
- 水茄冬果
- 水红袍
- 毛柄短肠蕨
- 甘西鼠尾
- 崇澍蕨
- 总状土木香
- 总状绿绒蒿
- 乳源木莲果
- 川滇大黄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