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船花根
《中华本草》:龙船花根
拼音注音
Lónɡ Chuán Huā Gēn
别名
红缨花树根、山丹根、州空军、土红花根
英文名
Root of Japanese Glorybower
出处
出自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xora chinensis Lam.
原形态
龙船花,常绿灌木,高0.5-2m。小枝深棕色。叶对生,柄长约5mm;托叶绿色,长6-8mm,抱茎,顶端具软剌状突起;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7.5-13cm,宽3-3.5cm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全缘。聚伞花序顶生,密集成伞房状;花序柄深红色;苞片极小,红色,齿状;花萼深约色,光滑无毛,4浅裂,裂片钝齿状;花冠略肉质,红色,花冠简长3-3.5cm,4裂,理解片近圆形,顶端圆,开放时直径约1cm;雄蕊4,花丝极短,雌蕊1,红色,子房下位,2室,柱头2裂,略张开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7-8mm,熟时紫红色。花期4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。资源分布:散生于疏林下,灌丛中或旷野路旁。
性味
苦;微涩;凉
归经
肺;胃经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;活血止痛。主咳嗽;咯血;风湿关节痛;胃痛;妇女闭经;疮疡肿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内煎汤,10-35g。
各家论述
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行气止痛,活血通络。治咳血,胃痛,疮疡,跌打外伤,风湿肿痛,妇女经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龙船花根
拼音注音
Lónɡ Chuán Huā Gēn
别名
红缨花树根(《广东中医》4(9):378,1959)。
出处
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根。
性味
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味苦微涩,性凉。"
功能主治
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行气止痛,活血通络。治咳血,胃痛,疮疡,跌打外伤,风湿肿痛,妇女经闭。"
复方
治肺结核咯血:红缨花树根二两,甘草三钱。水煎三小时,一次服。或加瘦猪肉二两同煎服。(《广东中医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鹿仙草
- 龙牙楤木果
- 龙眼树皮
- 龙眼花
- 龙船花茎叶
- 鸡爪竻
- 鸡爪簕
- 鸡毛菜
- 鸡肝散
- 鹿寿草
- 鹿齿
- 龙爪叶
- 饺剪藤
- 鸡挂骨草
- 鸡爪参
- 鸡骨柴
- 鳢鱼胆
- 鸡嗉
- 鸡子白
- 鸡麻
- 驹胞衣
- 鲫鱼胆草
- 龙骨风
- 鸡冠虫
- 鸡子
- 鸡脚参
- 鸬鹚骨
- 鸬鹚(鸬鹚)
- 鹿角芦荟
- 鸡爪草
- 鸡骨菜
- 鸡骨香
- 鸡(土从)
- 龙舌草
- 鸡蛋参
- 鸡骨常山
- 鹿脂
- 鹿草
- 鹿角胶
- 鹿角霜
- 鸡冠参
- 鸡翎草
- 鹿血
- 鸡蛋壳
- 鸡骨柴叶
- 鹿梨
- 鹿髓
- 龙眼壳
- 龙葵子
- 鲛鱼
- 鸡公柴
- 麂子草
- 鳞衣草
- 鳢鱼肠
- 黎罗根
- 鸡肉
- 鸡血藤
- 龙眼梳
- 龙老根
- 龙脑香子
- 龙鳞草
- 鸡掌七
- 鸡腰果
- 鸡蛋果
- 鸡谷草
- 龙珠果
- 龙船乌泡
- 龙须藤
- 鸡嗉子
- 鸡爪七
- 麂肉
- 鹿头肉
- 鹿藿根
- 龙珠
- 鲫鱼头
- 密穗砖子苗
- 鸡油菌
- 鸡肉参
- 鸡肾参
- 龙头节肢蕨
- 鸡内金
- 鸡脚刺
- 庵闾
- 艾虎脑
- 鹿茸草
- 鹿蹄草
- 龙眼
- 龙须菜
- 龙齿
- 鸡卵草
- 鸡筋参
- 鹿胆
- 地筋
- 鸡肠狼毒
- 鹿耳韭
- 鹿蹄肉
- 龙常草
- 龙爪豆
- 龙胆草
- 龙胡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