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眼梳
《中华本草》:龙眼梳
拼音注音
Lónɡ Yǎn Sh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xagonia apiaria(Pers.)Fr.[Polyporus apiaria Pers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子实体韧革质至韧木栓质,侧生无柄。菌盖半圆形、扇形至肾形,(2.5-13)cm×(4-22)cm,厚4-7mm,盖面暗褐色,有不明显的同心环纹,初期有不明显的深色分枝的粗毛,渐脱落;盖缘锈褐色,薄而锐。管口面褐色,渐呈青灰色;管口大,角形、蜂窠状,近基部每1cm间3-4个,近边缘处每1m间5-6个,管内常呈灰白色。菌肉锈褐色、薄,1-2mm。子实层中有明显的锥形刺状体,突出于实层110-170μm,基部褐色,粗22-26μm,上端无色或近无色。孢子椭圆形,无色,光滑,(17-22)μm×(7-9)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树树干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。菌盖扁平,肾形,长径4-22cm,短径2.5-13cm,厚4-15mm。表面暗褐色,粗糙或有分枝粗毛,有不明显的环纹及放射状皱纹,边缘薄,锈褐色。管口面棕褐色,管口大,多角形,蜂窝状,近基部处每1cm3-4个,边缘处每1cm5-6个,孔内灰白色。韧木栓质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微苦;涩;微温
功能主治
理气止痛;健胃。主胃脘痛;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脑香子
- 龙鳞草
- 鸡腰果
- 鸡谷草
- 龙珠果
- 龙船乌泡
- 龙须藤
- 鸡嗉子
- 鸡爪七
- 麂肉
- 鹿头肉
- 鹿藿根
- 龙珠
- 鲫鱼头
- 密穗砖子苗
- 鸡油菌
- 鸡肉参
- 鸡肾参
- 龙头节肢蕨
- 鸡内金
- 鸡脚刺
- 庵闾
- 艾虎脑
- 鹿茸草
- 鹿蹄草
- 龙眼
- 龙须菜
- 龙齿
- 鸡卵草
- 鸡筋参
- 鹿胆
- 地筋
- 鸡肠狼毒
- 鹿耳韭
- 鹿蹄肉
- 龙常草
- 龙爪豆
- 龙胆草
- 龙胡子
- 鹿衔草
- 龙江风毛菊
- 龙眼根
- 鸡枞
- 鹿梨根皮
- 鼺鼠
- 葎草根
- 龙胆
- 鸡头
- 鸡血
- 鹿皮
- 鸡脚莲
- 蓝叶藤
- 降香
- 鲛鱼翅
- 鲫鱼子
- 鸡毛狗
- 鸡肾草
- 鸡脚草乌
- 鸬鹚肉
- 鹿角
- 鸡大腿
- 鸡肠
- 鹿胎
- 黎豆
- 鸡眼草
- 鹿筋
- 龙头草
- 龙棕
- 龙脑膏香
- 鲫鱼藤
- 龙骨莲
- 鸡冠草
- 鸡冠菜
- 鸡子黄
- 鸡肚肠草
- 鹿药
- 鹿藿
- 鲫鱼胆
- 鸡子壳
- 鸡爪芹
- 鸡爪乌
- 鸡爪风
- 鸡屎藤果
- 鸬鹚翅羽
- 鹿角菜
- 鹿角草
- 鹿耳翎根
- 鸡树条
- 鸡爪芋
- 鹿葱
- 龙利叶
- 鸡尾木
- 鸡屎白
- 鸡矢藤
- 鸡屎树
- 鸡树条果
- 龙须眼子菜
- 鹿耳翎
- 浮海石
- 一品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