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枞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鸡枞
拼音注音
Jī Zōnɡ
别名
鸡枞蕈、鸡菌、鸡堫、鸡宗、鸡肉丝菇、伞把菌
来源
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鸡枞Collybia albuminosa (Berk.)Petch。以子实体入药。
生境分布
在雨季从地上白蚁窝上生出。分布于江苏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益胃,清神。主治痔疮。
用法用量
2~3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鸡枞
拼音注音
Jī Zōnɡ
别名
鸡堫(《通雅》),鸡枞蕈(《广菌谱》),鸡菌(《纲目》),蚁夺(《贵州通志》),蚁枞(《云南府志》),鸡枞菜(《本草求原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子实体。
原形态
菌盖圆锥形,伸展后中央有显着凸起,宽5~16厘米,粘,光滑,中央凸起部分深褐色,四周渐呈灰色,往往辐射状开裂;菌肉白色,厚;柄常扭曲,具假根,地上部分白色,长3~10厘米,向上渐细,基部膨大,地下部分褐色至黑色,长8~40厘米;菌褶稠密,凹生,几至离生,初期白色,后呈米黄色;囊状体棒形至袋形,壁薄;孢子无色,光滑,椭圆形,成堆时粉红色。
生境分布
生地上,与白蚁巢相连。分布江苏、贵州、云南、福建、海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本品含麦角甾醇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归经
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、足太阴经。"
功能主治
《纲目》:"益胃,清神,治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须须
- 楼梯草
- 莲座叶通泉草
- 紫三角
- 撒发
- 苦绳
- 细叶刺针草
- 水珍珠菜
- 大毛红花
- 枳壳
- 螲蟷
- 梳篦叶
- 米百合
- 鸡毛狗
- 牡丹皮
- 穗花杉叶
- 鸡肾草
- 豆腐渣
- 阴(句黾)
- 井口边草
- 杜梨
- 马鞍叶
- 鸡脚莲
- 郁金香根
- 无患子树皮
- 广枣
- 竹(鼠留)子油
- 金雀儿
- 接筋草
- 粟糠
- 饭团根
- 陈冬菜卤汁
- 鸡血
- 海鹞鱼齿
- 鸡头
- 蓖麻油
- 大风子
- 鸡子壳
- 鸡冠菜
- 鸡子黄
- 肾子草
- 麻叶荨麻
- 凤凰木
- 宽叶返魂草
- 鲫鱼藤
- 鸡肠
- 小球藻
- 鸡大腿
- 杜茎山
- 绿结鸡骨
- 柳枝
- 猪鬃草
- 珠儿参叶
- 剪夏罗
- 驹胞衣
- 豆蔻壳
- 一叶萩
- 扁豆花
- 竹象鼻虫
- 鸡嗉
- 鸡冠虫
- 鸡子白
- 鸡骨柴
- 冷水丹叶
- 菾菜根
- 唐古特马尿泡
- 白降丹
- 鸡爪参
- 棉团铁线莲
- 鸡肝散
- 紫阳花
- 田基黄
- 鸡骨常山
- 金花茶花
- 白榔皮
- 干贝
- 榕树果
- 化橘红
- 凌霄花
- 柴胡
- 吐铁
- 鸡爪草
- 磨盘根
- 秀丽槭
- 美脉藁本
- 五指毛桃根
- 蚕豆荚壳
- 鸡爪芋
- 土丁桂
- 小过路黄
- 鸡树条
- 东风螺
- 蜀羊泉
- 鸡屎藤果
- 兜冠黄共享
- 白松塔
- 麦门冬
- 大叶山桂
- 猩猩花
- 千屈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