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梨根皮
《中华本草》:鹿梨根皮
拼音注音
Lù Lí Gēn Pí
英文名
root-bark of Callery Pear
出处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yrus calleryana Decne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挖出侧根,剥取根皮,鲜用。
原形态
豆梨 乔木,高5-8m。小枝粗壮,圆柱形,幼嫩时有绒毛,二年生枝条灰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-4cm,无毛;托叶纸质,线状披针形,长4-7mm,无毛;叶片宽卵形至卵形,稀长椭卵形,长4-8cm,宽3.5-6cm,先端渐尖,稀短尖,基部圆形至宽楔形,边缘有钝锯齿,两面无毛,花两性;伞房总状花序,具花6-12朵,直径4-6mm,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,花梗长1.5-3cm;苞片膜质,线状披针形,长8-13mm,内面具绒毛;花直径2-2.5cm;萼筒无毛;萼片5,披针形,先端渐尖,全缘,长约5mm,外面无毛,内面具绒毛,边缘较密;花瓣5,卵形,长约13mm,宽约10mm,基部具短爪,白色;雄蕊20,稍短于花瓣;花柱2,稀3,基部无毛。梨果球形,直径约1cm,黑褐色,有斑点,有细长果梗。花期4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-1800m的山坡、平原或山谷杂草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酸、涩;寒;无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敛疮。。主疮疡,疥癣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熏洗。
复方
①治一切疮:鹿梨根、蛇床子各半斤,真翦草四两,硫黄三钱,轻粉一钱。为末,麻油调敷之,小儿涂于绢衣上着之,七日不解,自愈。(《仁存堂经验方》鹿梨散)②治一切癣:鹿梨根,刮皮捣烂,醋和,麻布包擦之;干者为末,以水和捣。(《唐瑶经验方》)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鹿梨根皮
拼音注音
Lù Lí Gēn Pí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根皮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酸涩,寒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《本草图经》:"治疮癣及疥癞。"
复方
①治一切疮:鹿梨根、蛇床子各半斤,真翦草四两,硫黄三钱,轻粉一钱。为末,麻油调敷之,小儿涂于绢衣上着之,七日不解,自愈。(《仁存堂经验方》鹿梨散)
②治一切癣:鹿梨根,刮皮捣烂,醋和,麻布包擦之;干者为末,以水和捣。(《唐瑶经验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鼺鼠
- 葎草根
- 龙胆
- 鹿皮
- 鸡脚莲
- 蓝叶藤
- 降香
- 鲛鱼翅
- 鲫鱼子
- 鸡毛狗
- 鸡肾草
- 鸡脚草乌
- 鸬鹚肉
- 鹿角
- 鸡大腿
- 鸡肠
- 鹿胎
- 黎豆
- 鸡眼草
- 鹿筋
- 龙头草
- 龙棕
- 龙脑膏香
- 鲫鱼藤
- 龙骨莲
- 鸡冠草
- 鸡冠菜
- 鸡子黄
- 鸡肚肠草
- 鹿药
- 鹿藿
- 鲫鱼胆
- 鸡子壳
- 鸡爪芹
- 鸡爪乌
- 鸡爪风
- 鸡屎藤果
- 鸬鹚翅羽
- 鹿角菜
- 鹿角草
- 鹿耳翎根
- 鸡树条
- 鸡爪芋
- 鹿葱
- 龙利叶
- 鸡尾木
- 鸡屎白
- 鸡矢藤
- 鸡屎树
- 鸡树条果
- 龙须眼子菜
- 鹿耳翎
- 浮海石
- 一品红
- 细穗石松
- 灰叶根
- 蓬子菜
- 五眼果树皮
- 毛青杠
- 鸡腿堇菜
- 蝉翼藤
- 大乌泡根
- 棉花根
- 浙雁皮
- 冰糖
- 睡菜
- 茯神木
- 毛枝鱼藤
- 腊雪
- 仙顶梨
- 鹅胆
- 雪山芪
- 金雀花
- 蘡薁
- 冲天果
- 白刺
- 油茶根
- 红毒茴
- 甘青铁线莲
- 金钗
- 角翅卫矛根
- 莲须
- 乌榄
- 柳叶亚菊蒿
- 牛心茄子
- 紫红鞭
- 澄茄子
- 白花映山红
- 台湾千金藤
- 煨姜
- 香橼露
- 普洱茶
- 水鳖
- 藏红花
- 紫玉盘
- 杨梅根
- 野亚麻
- 波棱瓜子
- 云南丹参
- 落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