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老根
《中华本草》:龙老根
拼音注音
Lónɡ Lǎo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子宫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kapanthus oreophilus(Diels)C.Y.Wu et H.W.Li[Plectranthus oreophilus Diels]采收和储藏:8-10月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子宫草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细长,末端呈疙瘩状;茎单一,纤细,高15-25cm,具四槽,密被具节微柔毛。叶常4-6片呈密莲座状,阔卵圆形或菱状卵圆形,长3-6cm,宽2-3.5cm,先端钝,基部阔楔形,下延成具宽翅的假柄,边缘在基部以上具圆齿,两面密被灰白或棕色具节糙伏毛,下面尚密布褐色腺点,茎上的叶仅一对,细小,卵圆状披针形。聚伞花序3-5花,疏离,排成狭圆锥花序,花梗、总梗及育轴均密被腺短柔毛;苞片小,紫红至淡紫蓝色,狭卵圆形或披针形,小苞片线形;花萼宽钟形,长约2mm,宽达3mm,外面密被腺微柔毛及棕色腺点,呈3/2式二唇形,上唇较短,具3齿,下唇较长大,具2齿,齿均卵状三角形,先端具胼胝体,果时花萼增大;花冠紫蓝色,下倾,长达8mm,外被小疏柔毛,散布棕色腺点,冠筒长约4mm,基部上方浅囊状,至喉部略收缩,冠檐二唇形,外反;雄蕊4,二强,外对花丝基部宽大的外侧有疏柔毛丛;花柱丝状,先端2浅裂;花盘杯状,前方微隆起。小坚果圆球形,径约1mm,浅黄色,光滑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松林下或林缘草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西北部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二萜醌类成分:16-乙酰氧基-7-O-乙酰基-浩米酮(16-acetoxy-7-O-acetylhorminone),16-乙酰氧基-7α-甲氧基总状土木香醌(16-acetoxy-7α-methoxyroyleanone)。
功能主治
调经。主月经不调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眼梳
- 龙脑香子
- 龙鳞草
- 鸡腰果
- 鸡蛋果
- 鸡谷草
- 龙珠果
- 龙船乌泡
- 龙须藤
- 鸡嗉子
- 鸡爪七
- 麂肉
- 鹿头肉
- 鹿藿根
- 龙珠
- 鲫鱼头
- 密穗砖子苗
- 鸡油菌
- 鸡肉参
- 鸡肾参
- 龙头节肢蕨
- 鸡内金
- 鸡脚刺
- 庵闾
- 艾虎脑
- 鹿茸草
- 鹿蹄草
- 龙眼
- 龙须菜
- 龙齿
- 鸡卵草
- 鸡筋参
- 鹿胆
- 地筋
- 鸡肠狼毒
- 鹿耳韭
- 鹿蹄肉
- 龙常草
- 龙爪豆
- 龙胆草
- 龙胡子
- 鹿衔草
- 龙江风毛菊
- 龙眼根
- 鸡枞
- 鹿梨根皮
- 鼺鼠
- 葎草根
- 龙胆
- 鸡头
- 鸡血
- 鹿皮
- 鸡脚莲
- 蓝叶藤
- 降香
- 鲛鱼翅
- 鲫鱼子
- 鸡毛狗
- 鸡肾草
- 鸡脚草乌
- 鸬鹚肉
- 鹿角
- 鸡大腿
- 鸡肠
- 鹿胎
- 黎豆
- 鸡眼草
- 鹿筋
- 龙头草
- 龙棕
- 龙脑膏香
- 鲫鱼藤
- 龙骨莲
- 鸡冠草
- 鸡冠菜
- 鸡子黄
- 鸡肚肠草
- 鹿药
- 鹿藿
- 鲫鱼胆
- 鸡子壳
- 鸡爪芹
- 鸡爪乌
- 鸡爪风
- 鸡屎藤果
- 鸬鹚翅羽
- 鹿角菜
- 鹿角草
- 鹿耳翎根
- 鸡树条
- 鸡爪芋
- 鹿葱
- 龙利叶
- 鸡尾木
- 鸡屎白
- 鸡矢藤
- 鸡屎树
- 鸡树条果
- 龙须眼子菜
- 鹿耳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