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叶寄树兰
《中华本草》:小叶寄树兰
拼音注音
Xiǎo Yè Jì Shù Lá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小叶寄树兰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obiquetia succisa(Lindl.)Tang et Wang [Sarcanthus succisus Lindl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小叶寄树兰,附生植物。茎圆柱形,长达35cm,直径约5mm,节间长约2cm,每隔一定距离有长的气生根。叶片长圆形,长6-12cm,宽1.5-2.5cm,先端2裂,裂口边缘啮蚀状。花序15-24cm,通常有1-2个分枝;花小,多数,黄色;花苞片卵状披针形,长约5mm,先端钻状;中萼片宽卵形,下凹,长约5mm,宽约4mm,侧萼片与中萼片等长;花瓣较小,楔状倒卵形,唇瓣侧裂片直立,耳状,等于或高于合蕊柱,中裂片肉质,狭长圆形,上表面中央具1对高褶片;距近中部缢缩呈驼曲,比萼片短,先端近球形,距内背壁上方具1个膜质附属物;合蕊柱粗短,蕊喙位于蕊柱基部,肉质状肥厚,半圆形,2裂,蕊喙柄细长,弧曲,粘盘小,近圆形;花粉块2枚。花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30-1100m的杂木林中树上或林下、溪边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。主肺燥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九连灯
- 新裂耳蕨
- 虫牙药
- 鸭涎
- 青蒿
- 枸骨叶
- 消毒药
- 川楝子
- 石龙芮子
- 香果脂
- 豆瓣绿
- 野枇杷
- 黄花忍冬
- 藜芦
- 雄黄
- 马兜铃
- 木绣球茎
- 老鹳草
- 土香榧
- 鹅脚木叶
- 鸡骨香
- 红背叶
- 九节风
- 九牛力
- 沙地柏
- 徐长卿
- 钝齿铃子香
- 人参叶
- 山梗菜
- 披散糖荠
- 片鸡尾草
- 白芷叶
- 杏仁
- 黄荆
- 赤车使者根
- 酥
- 熊筋
- 刺芋
- 山藤藤秧
- 蝴蝶树
- 雀头血
- 山黄麻根
- 莲须
- 红豆
- 吹云草
- 煨姜
- 山稔叶
- 松根
- 野丹参
- 三角泡
- 方榄
- 竹节菜
- 小箭草
- 青棉花藤叶
- 山荆子
- 羊脂
- 猫头
- 狭叶荨麻
- 龙爪树
- 亚黑管菌
- 灰叶根
- 木瓜枝
- 冰糖
- 橄榄
- 郁李根
- 倒触伞
- 珠芽半枝
- 大独脚金
- 凤仙根
- 石上铁角蕨
- 地黄
- 女贞叶
- 栾犀
- 三七
- 毛葡萄根皮
- 肿足蕨
- 白茅根
- 白勒
- 含羞草根
- 姊妹树
- 猪仔笠
- 风轮菜
- 垂珠花
- 竹节三七
- 软水黄连
- 鼻血雷
- 石指甲
- 具苞水柏枝
- 金耳环
- 小叶薄荷
- 番石榴子
- 虎掌南星
- 紫玉盘
- 黄金菊根
- 野牡丹根
- 龙骨
- 红豆七
- 石楠
- 金线草
- 黄皮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