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叶寄生
《中华本草》:卵叶寄生
拼音注音
Luǎn Yè Jì Shēnɡ
别名
秦氏寄生、柚子寄生、木菠萝寄生、枫木寄生、杂寄生、寄生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梨果寄生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urrula chingii(Cheng)H. S. Kiu[Loranthus chingii Cheng」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约1m。嫩枝、叶、花序和花均密被锈色叠生星状毛和星状毛;小枝灰色,无毛,具皮孔。叶对生或近对生,革质;叶柄长6-12mm,被毛;叶片卵形、卵圆形或长卵形,长6-llcm,宽4-7cm,先端圆钝,有时钝尖头,基部圆形,有时浅心形,上面无毛,下面被星状毛或无毛,侧脉4-5对,在上面明显。总状花序,2-3个胞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,花序梗和花序轴共长l- 2.5cm,具花7-14朵;花红褐色或黄褐色;花梗长l-2mm;苞片卵形,花托陀螺状,长约3mm;副等环状,全缘;花冠花蕾时管状,长且-1.3cm,下半部稍膨胀,顶部卵球形,开花时顶部4裂,裂片近匙形,长3-5mm,反折;花柱线状,柱头近头状。浆果梨形,黄色,长9-10mm,直径约3mm,果皮被星状毛。花期9月至翌年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-1100m的低山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,寄生于油茶、木油桐、木波萝、白饭树、普洱茶等植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 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化痰止咳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咳嗽;痢疾;睾丸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祛风湿、消炎的功能。用于痢疾,小儿睾丸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碎骨红
- 血当归
- 人尿
- 蜀漆
- 李根
- 潮风草
- 牛胆参
- 冰糖
- 醋林子
- 秋海棠
- 豆瓣香
- 羊角藤
- 矩叶酸藤果
- 川木通
- 鸡脑
- 象皮木
- 红毛叶马蹄香
- 华东瓶蕨
- 顶果膜蕨
- 五龙根
- 鹿肾
- 细叶桉叶
- 莨菪叶
- 水松枝叶
- 三角泡
- 大泡通
- 大叶蛇泡簕
- 小金牛草
- 臭樟
- 华千金藤
- 鼠尾草
- 野棕
- 石楠
- 鹈鹕油
- 翅果藤
- 小球藻
- 短柄南蛇藤根
- 羊胲子
- 蒙自虎耳草
- 豆腐皮
- 柔毛水杨梅
- 桃仁
- 中华莛子藨
- 豆油
- 洋地黄
- 荠宁
- 长瓣金莲花
- 赤芍
- 铁浆
- 白绿叶
- 葛蔓
- 天韭
- 大尾摇
- 半边藕
- 芨芨草
- 鲜黄连
- 麝香壳
- 紫苏
- 小木通
- 水芙蓉
- 拔毒草
- 黄缅桂果
- 凫羽
- 毛蓼
- 猪靥
- 黄花紫丹参
- 山樱桃
- 蛇附子
- 雪里见
- 橘核
- 玉叶金花
- 金钱橘饼
- 蚕沙
- 香蕉
- 多头苦荬
- 寒莓叶
- 番杏
- 藕节
- 甘遂
- 榕树皮
- 紫弹树枝
- 长尾复叶耳蕨
- 海莲果
- 赤小豆叶
- 刺苞南蛇藤果
- 广防风
- 鲨鱼油
- 浙贝母
- 长距鸟足兰
- 蝙蝠
- 千斤拔
- 向日葵茎髓
- 铁马豆
- 猪毛菜
- 节节茶
- 大金发藓
- 一颗血
- 熊蕨根
- 鸭公藤
- 牛筋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