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球藻
《中华本草》:小球藻
拼音注音
Xiǎo Qiú Zǎ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.;Chlorella vulgaris Beij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1.蛋白核小球藻 球形单细胞有机体。胞体圆形,直径3-5μm。胞壁透明。胞内的原生质体中具有1枚细胞核,和具有1个造粉核的杯形叶绿体或称色素体。繁殖时,由细胞内的物质分成数小块,小块变成圆形,直径0.3-0.7μm,母体胞壁破裂后,幼体散出。2.小球藻 藻类呈圆球形,较蛋白核小球藻大,胞体直径5-10μm,胞内的原生质体中具有1枚透明的细胞核。色素体绿色,呈深杯状,位于胞壁内的细胞底部,往往不见造粉核。繁殖时,其所形成的不动抱子,每藻体为8枚,不动孢子的直径0.8-2μm。其繁殖能力强,但略逊于蛋白核小球藻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小球藻生于热带、温带淡水和海水中,以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,并可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繁殖。温度保持在20-23℃、光强度5000-10000 lx、pH8、盐度含量在20%-30%的条件下培养最适宜生长。[br]养殖技术 在初春设置500-1000L的浅水槽,用最小网目的网过滤海水3份、淡水1份放满水槽,每1000kg水加入硫铵300g,过磷酸钙50g,配成培养液,放入小球藻藻种,1个月后小球藻即可繁殖生长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淡水里和水底的物体上,有时生于纤毛虫和水螅体上。2.生于淡水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福建等地。2.分布于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广东等地。
化学成分
蛋白核小球藻含较多的维生素:硫胺素(thiamine),维生素(vitamin)B2、B6、B12,烟酰胺(nicotinamide),泛酸(pantothenic acid),胆碱(choline)。[br]蛋白核小球藻和小球藻的培养物能产生大量的烟酰胺,硫胺素,维生素B2、B6,叶酸(folic acid),肌醇(inositol)和泛酸等。
药理作用
小球藻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治疗作用。将大鼠分5组,1组给大鼠缺铁食饵(铁含量0.32mg/100g);2组加小球藻1%(含铁2.2mg/100g);3组加5%小球藻食饵(含铁7.4mg/100g);4组加10%小球藻食饵(含铁13.9mg/100g);5组为加铁的完全食饵(含铁32.5mg/100g)。实验在第1个30天,各组均予缺铁食饵使其缺铁。第2个30天分组给予不同食饵。结果:1.大鼠食用缺铁食饵,即出现贫血,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。2.贫血鼠食用一定铁量的3、4、5组食饵迅即恢复,食用第2组含铁量少的食饵,则恢复延迟。3.体重增长发现,1、2组较第5组明显迟缓(P<0.01=,第3组同样受制。1、2组较第5组红细胞数量为少(P<0.01=。4.1、2组大鼠血清铁也较第5组明显减少。从而认为小球藻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治疗作用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水;补血。主水肿;泄泻;肝炎;贫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鲤鱼脂
- 细叶十大功劳
- 香胶木根皮
- 披针骨牌蕨
- 瘦风轮
- 臭梧桐花
- 脉耳草
- 矮脚南
- 风化硝
- 辣蓼草
- 鲨鱼心
- 荚果蕨贯众
- 鸡卵草
- 炙红芪
- 黄荆
- 乌蔹莓
- 草灵脂
- 盐肤木
- 梭子蟹
- 铜棒锤
- 凤眼果
- 长隔距兰
- 木槿根
- 龙须草
- 苦檀子
- 刺猬皮
- 景天三七根
- 铁落
- 青酒缸根
- 铜线草
- 接骨草
- 蟹
- 昏鸡头
- 红帽顶
- 马比木
- 百药煎
- 祁州一枝蒿
- 马牙七
- 赤麻鸭
- 合掌消
- 九节风
- 节节草
- 紫阳花
- 天竺黄
- 寄居蟹
- 长春花
- 地锦草
- 苞叶木
- 草木王
- 金腰
- 豆腐泔水
- 黄皮果核
- 吐烟花
- 猕猴桃藤中汁
- 朱顶红
- 浮萍
- 狗筋蔓
- 蛏
- 岗梅根
- 蛇胆
- 百步还阳丹
- 单根木
- 蓬莱草
- 山羊肝
- 黑草
- 茅草叶
- 鸡血七
- 含羞草
- 浮海石
- 桤木
- 礜石
- 苦马豆
- 金榭榴
- 蝎子七
- 山矾
- 费菜
- 南天竹根
- 紫雪花
- 杜仲藤
- 凤眼果壳
- 草木灰
- 大麻药
- 五爪龙
- 硼砂
- 刺苋菜
- 带鱼
- 蓝花侧金盏
- 漆树根
- 刺梨根
- 狗脚迹
- 土牡蛎
- 青棉花藤叶
- 蜗牛
- 螳螂
- 白草根
- 花生衣
- 羊屎条根
- 酸水草
- 土半夏
- 红榔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