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血七
《中华本草》:鸡血七
拼音注音
Jī Xuè Qī
别名
红孩儿、红血儿、鸣心七、荞麦七、蜈蚣七、倒生莲、血三七、血地榆、倒丝莲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amplexicaule D.Don var. s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去粗皮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-60cm。茎直立或斜生,上部常分枝。根茎圆柱状,肥厚,外面紫褐色,断面淡紫红色。叶互生,具细梗;托叶鞘膜质,管状,褐色,易破裂;叶心状卵形,长6-13cm,宽4-8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表面绿色,沿叶脉有稀疏的乳头状突起,背面淡绿色,边缘具乳头状突起。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,穗形,总花梗细,苞片膜质,内含花l-3朵;花梗顶端有关节;花小,花被红色,5深裂;雄蕊8;花柱3,柱头头状。瘦果椭圆形,黑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阴湿、水边沙地,林下或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本品原变种 P.Amplexicaule D Don.的根叶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异牡荆素(isovitexin),异牡荆素阿拉伯糖甙(isovitexin-O-arabinoside),异鼠李素(isorhamnetin),异鼠李素阿拉伯糖甙(isorhamnetin-O-(arabinoside)[1],根茎中含蒽醌类成分大黄酚(chrysophanol),大黄素甲醚(physcion),大黄素(emodin),三萜类成分β-香树脂醇(β-amyrin)和甾体成分豆甾醇(stigmas-terol)[2]。
药理作用
根茎10%浸出液有广谱体外抗病毒的作用,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组织培养,对腺病毒3型、单纯疱疹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;用金黄色地鼠肾单层细胞培养,对乙型脑炎(京卫研1号)病毒亦有抑制作用。水浸剂1:2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痢疾杆菌,1:128对副伤寒杆菌和变形杆菌,1:16对甲型及乙型链球菌,1:8对绿脓杆菌,1:2对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。
性味
酸;苦;性平;有毒
毒性
水浸液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.28g/kg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舒筋;行气止痛;止血生肌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泄泻;痢疾;跌打损伤;胃脘痛;痛经;崩漏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10g;或浸酒;或研末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或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鸡血七
拼音注音
Jī Xuè Qī
别名
蜈蚣七、倒生莲
来源
蓼科蓼属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D. Don var. sinense Forb. et Hemsl.,以根状茎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,去粗皮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微苦、涩,平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收敛止泻,活血止痛。用于菌痢,胃肠炎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1~3钱水煎服或研末冲服;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注意
本品不宜与鸡冠花、钩藤同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鸡血七
拼音注音
Jī Xuè Qī
别名
红孩儿、红血儿(《陕西中草药》),鸡心七、荞麦七(陕西《中草药研究资料》),蜈蚣七、倒生莲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的根茎。秋季采挖,洗净,去粗皮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根茎圆柱状,肥厚,外面紫褐色,断面淡紫红色。茎直立或倾斜,上部常分枝。叶互生,具柄,心状卵形,长6~13厘米,宽3~7厘米;托叶鞘膜质,管状,褐色,易破裂。穗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红色。瘦果椭圆形,黑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阴湿山沟、水边沙地、林下或草丛。分布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药理作用
用10%浸出液有广谱体外抗病毒的作用。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组织培养,对腺病毒3型、肠病毒(脊髓灰白质炎Ⅱ型、柯萨奇A9型和B5型、爱可9型),单纯庖疹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;用金黄色地鼠肾单层细胞培养,对乙型脑炎(京卫研1号)病毒也有抑制作用。
性味
涩微苦,平,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活血舒筋,行气止痛,抗菌消炎,止血生肌,收敛止泻。治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劳伤,菌痢,胃肠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,或泡酒、研末,外用:研末撒患处。
注意
反鸡冠花、钩藤。(性味以下出《陕西中草药》)
临床应用
用蜈蚣七研粉压片,日服6~8克(生药),对急性菌痢、肺炎、葡萄球菌性败血症等36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。服药3~7天,结果痊愈24例,好转9例,无效3例。其中对急性菌痢有较好的疗效。副作用:部分病人服药后有上腹不适、轻度腹胀、恶心和呕吐,个别有失眠或嗜睡等副作用,停药后即可消失。据介绍,本品不可与鸡冠花及钩藤同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利叶花
- 鲚鱼
- 鲫鱼
- 鸡公柴果
- 鸡冠花
- 鸡桑根
- 蛇藤
- 鹩哥舌
- 鸡娃草
- 鹭鸶兰
- 师实
- 泡桐树皮
- 龙牙楤木叶
- 龙虱
- 鸡嗉子花
- 鸡心七
- 鸡桑叶
- 鸡蛋七叶
- 龙眼核
- 龙船花
- 龙葵根
- 鲸蜡
- 矮柳穿鱼
- 鹿靥
- 黎辣根
- 龙珠子
- 鲛鱼皮
- 龙角
- 龙须参
- 鲫鱼骨
- 鸡嗉子叶
- 鸡嗉子果
- 鸡翮羽
- 鸡肝
- 鸡腿堇菜
- 鸡腿蘑
- 鸡血李
- 龙眼肉
- 鸡翔草
- 黄麻子
- 鸡血莲
- 鹿仙草
- 龙涎香
- 龙牙楤木果
- 龙珠根
- 龙眼树皮
- 龙眼花
- 龙船花根
- 龙船花茎叶
- 鸡爪竻
- 鸡爪簕
- 鸡蛋花
- 鸡毛菜
- 鸡肝散
- 鹿寿草
- 鹿齿
- 龙爪叶
- 饺剪藤
- 鸡挂骨草
- 鸡爪参
- 鸡骨柴
- 鳢鱼胆
- 鸡嗉
- 鸡子白
- 鸡麻
- 驹胞衣
- 鲫鱼胆草
- 龙骨风
- 鸡冠虫
- 鸡子
- 鸡脚参
- 鸬鹚骨
- 鸬鹚(鸬鹚)
- 鹿角芦荟
- 鸡爪草
- 鸡骨菜
- 鸡骨香
- 鸡(土从)
- 龙舌草
- 鸡蛋参
- 鸡骨常山
- 鹿脂
- 鹿草
- 鹿角胶
- 鹿角霜
- 鸡冠参
- 鸡翎草
- 鹿血
- 鸡蛋壳
- 鸡骨柴叶
- 鹿梨
- 鹿髓
- 龙眼壳
- 龙葵子
- 鲛鱼
- 鸡公柴
- 麂子草
- 鳞衣草
- 鳢鱼肠
- 黎罗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