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苞南蛇藤果
《中华本草》:刺苞南蛇藤果
拼音注音
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 Gu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.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astrus flagellaris Rupr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刺南蛇藤 藤状灌木,长达8m。茎枝常有随生根。最外1对芽鳞宿存,呈尖硬钩状刺,常钩附于树上。单叶互生,近膜质,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3-5.5cm,宽2-5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,叶缘具硬毛状细齿。聚伞花序腋生1-3花或多花成簇;花单性,淡黄色,5数,萼钟形,5裂;花瓣匙状长圆形;雄花的花丝着生于花盘的边缘,子房退化;雌花的花丝极短,子房3室,花柱柱状,柱头3裂,裂端再深2裂,反折。蒴果球形,黄绿色,3瓣裂。种子3-6颗,暗红色,被橙红色假种皮。花期6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旷野、林下、河边及石坡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南蛇藤黄质(celaxanthin)和玉蜀黍黄质(zeaxanthin)。
性味
苦;辛;平
功能主治
宁心安神;活络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心悸失眠;筋骨疼痛;腰腿麻木;牙痛;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2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浆水
- 鸽粪
- 刺黄柏茎叶
- 土羌活
- 三颗针
- 三蕊草
- 苏铁根
- 叶下珠
- 柠檬桉叶
- 牛至
- 九香虫
- 雉脑
- 小石松
- 白前
- 火焰兰
- 梧桐叶
- 石蛇
- 骆驼肉
- 石鲫
- 刺莓果
- 小山稔
- 山白龙
- 阔叶垂头菊
- 盾叶莓
- 蜂胶
- 清明菜
- 匙叶草
- 小朴松实
- 山郎木根
- 天茄子
- 美花风毛菊
- 飞廉
- 金丝藤
- 打碗花
- 黄毛山牵牛
- 香石藤果
- 黄锁梅
- 蔓生百部
- 银南星
- 黄葛树
- 向日葵
- 路郎鸡
- 大叶井口边草
- 丁香蓼根
- 土牡蛎
- 铁精
- 角盘兰
- 勒马回
- 透茎冷水花
- 万寿菊
- 小红袍
- 黑山蔗
- 铁扫帚
- 剪草
- 芭蕉花
- 红楤木
- 百眼藤
- 异株百里香
- 苕叶细辛
- 黄连
- 猪肚
- 杠香藤
- 铜牛皮
- 铁草鞋
- 刺海松
- 强威生草
- 石链子
- 铜锤草根
- 鲇鱼
- 蒙自赤杨
- 羊耳蒜
- 药用狗牙花
- 杨梅叶
- 铁筷子
- 糙叶树
- 滴水珠
- 短柄南蛇藤根
- 孩儿草
- 可爱花
- 青葙
- 阿尔泰瑞香
- 石龙子
- 铁罗汉
- 铁杆地柏枝
- 落霜红
- 大叶钓樟
- 兔肝
- 四棱杆
- 手参
- 华中瘤足蕨
- 白芷
- 粟米草
- 兰花叶
- 海螺厣
- 雪见草根
- 铁落
- 蘽根
- 盐麸叶
- 狗爪樟
- 牡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