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花风铃草
《中华本草》:聚花风铃草
拼音注音
Jù Huā Fēnɡ Línɡ Cǎo
别名
灯笼花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桔梗科植物聚花风铃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panula glomerata L. subsp. Cephalotes (Nakai) Hong[C.cephalotes Nakai]采收和储藏:7-9月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聚花风铃草 多年生草生,高40-125cm。茎直立,有时在上部分枝。茎生叶下产的具长柄,叶片长卵形至心状卵形,上部的无柄,椭圆形、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叶片长7-15cm,宽1.7-7cm;全部叶边缘有尖锯齿,茎叶几乎无毛或疏生白色硬毛或密被白绒毛。花数朵集成头状花序,通常很多,除茎顶有复头状花序外还有多个单生的关状花序,每朵花下有1枚大小不等的苞片,在头状花序中间的花先开,工其苞片也最小;花萼裂片钻形;花冠紫色、蓝紫色或蓝色,管状钟形,长1.5-2.5cm,5裂至中部。蒴果倒卵状维形。种子长圆状,扁,长1-1.5mm。花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东北部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归经
归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咽喉肿痛;头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聚花风铃草
别名
灯笼花
来源
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聚花风铃草Campanula glomerata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,去净泥土,切碎晒干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痛。用于咽喉炎,头痛。
用法用量
2~3钱。
备注
(1)同属植物[b]紫斑风铃草[/b]Campanula punctata Lam.与前种相似,同等入药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锯鲨胆
- 金狮藤
- 锦葵
- 假鹊肾树
- 假黄麻
- 剑叶耳草
- 金棒锤
- 棘豆根
- 九层风
- 锯鲨肝
- 接骨木花
- 江南卷柏
- 金鸡尾
- 锯鲨卵
- 剑叶玉簪
- 蓟罂粟
- 尖叶唐松草
- 金叶子
- 九翅豆蔻
- 假山皮条
- 莙荙菜
- 蓟罂粟子
- 角翅卫矛
- 姜花果实
- 酱
- 金丝梅
- 金刚刺
- 尖顶地星
- 金槐
- 金花茶花
- 积雪草
- 绢毛木姜子
- 交让木
- 荚果蕨贯众
- 金盏菊根
- 金腰带
- 碱黄鹌菜
- 结香
- 金钱草
- 金顶蘑
- 荚囊蕨
- 蒟蒻薯
- 蒺藜苗
- 江珧壳
- 节节花
- 假耧斗菜
- 菊花苗
- 剪夏罗
- 耧斗菜
- 稷米
- 金鱼藻
- 卷伞菌
- 夹蛇龟
- 金果榄
- 蒺藜
- 金匙叶草
- 极丽马先蒿
- 九眼独活
- 尖苞柊叶根
- 金叶柃
- 结血蒿
- 榔榆茎
- 节节茶
- 金龙胆草
- 吉丁虫
- 金丝藤仲
- 建兰花
- 接筋草
- 角叉菜
- 家白蚁
- 金铁锁
- 金鱼
- 假木通
- 见血飞
- 渐尖毛蕨
- 芥菜
- 金丝杜仲
- 蕨菜
- 金丝藤
- 金樱根
- 橘皮
- 金钗凤尾蕨
- 结根草莓
- 九里香
- 锦香草叶
- 假荆芥
- 尖舌苣苔
- 金慈姑
- 戟叶石韦
- 角螺厣
- 建砂仁
- 荆三棱
- 假蒟果穗
- 筋藤
- 桔梗芦头
- 九味一枝蒿
- 金雀马尾参
- 绢毛苣
- 假香附
- 剑叶铁角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