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头菜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树头菜
拼音注音
Shù Tóu Cài
别名
四方灯盏
来源
白花菜科鱼木Crataeva unilocularis Buch.-Ham.[C. religiosa Foret. f.],以树皮、果实入药。
生境分布
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。
化学成分
果实含有多种生物碱,树皮含有皂甙。
性味
苦,微寒。
功能主治
破血,退热。主治催产,胃痛,扁桃体炎,关节痛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注意
孕妇忌服;忌与鸡肉汤同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树头菜
拼音注音
Shù Tóu Cài
别名
鹅脚木叶、鼓槌果、苦洞树、鸡爪菜、帕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白花菜科植物树头菜的茎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ateva unilocularis Buch.Ham.[C.religiosa auct.non Forst.f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树头菜,落叶无刺乔木,高达10m以上。指状复叶;具长柄;小叶3枚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7-12cm,宽3-5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背灰绿色伞房花序顶生;花大,杂性,直径5-7cm,初绿黄色,后变淡紫色;萼片4,下部与花盘粘合;花瓣4,卵形或矩圆形,先端钝或短尖,有柄;雄蕊无数,与雌蕊柄的基部合生;子房具柄,1室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2.5-4cm。种子多数。花期3-4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栽培于村边道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健胃。主痧症发热;烂疮;蛇咬伤;胃痛;风湿性关节炎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。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虎头兰
- 青榨槭
- 大乌金草
- 大九股牛
- 白克马叶
- 水獭肝
- 白扁豆皮
- 南瓜瓤
- 榆皮涎
- 白术
- 夜关门
- 白花甜蜜蜜
- 斑地锦
- 榧子
- 红莲子草
- 大叶排草
- 野饭豆
- 月见草
- 红背马蓝
- 高山羊不吃
- 白鸡肫
- 弓果藤
- 红铧头草
- 大叶南苏
- 大报春花
- 斑楮头红
- 白荷花露
- 枫香树皮
- 红辣槁树皮
- 川白苞芹
- 土金耳环
- 树头芭蕉
- 大羊角瓢
- 黄颔蛇头
- 海豘鱼
- 大叶樱叶
- 大叶蛇总管
- 伏毛山豆根
- 发菜
- 白菖
- 胆木
- 绒背蓟
- 山白蜡条
- 山芙蓉
- 白鬼笔
- 水榆果
- 草原老鹳草
- 带鱼
- 山核桃皮
- 凤尾猪鬃草
- 桑芽
- 灰菜
- 松花粉
- 桑叶汁
- 节节草
- 亚香棒虫草
- 山橿根
- 太白针
- 银柴胡
- 红菠菜
- 桑蠹虫
- 鸭脚茶
- 大发散
- 南亚新木姜
- 水冬瓜花
- 狗泡草
- 大四块瓦
- 白花夏枯草
- 山牛蒡
- 黄金菊根
- 白骨走马
- 虫豆柴
- 天蓬草
- 大花细辛
- 白花映山红
- 红花绿绒蒿
- 杉皮
- 白花杆
- 大红青菜
- 银背藤
- 鬼针草
- 甘木通
- 分心木
- 大花活血丹
- 大苦草
- 大叶贯众
- 大果臭椿皮
- 大红毛叶
- 杉寄生
- 白牛尾七
- 大山豆
- 枪刀菜根
- 川鄂山茱萸
- 胡豆草
- 柴厚朴
- 抚松乌头
- 红花苗
- 红花酢浆草
- 红麸杨
- 凤尾搜山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