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鱼枕
《中华本草》:青鱼枕
拼音注音
Qīnɡ Yú Zhěn
英文名
occipital bone of Black carp
出处
出自《食疗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青鱼头中的枕骨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ylopharyngodon piceus(Richardson)采收和储藏:捕得后,取出头中的枕骨(鱼脑石),晒干。
原形态
青鱼,前部略呈圆筒形,向后渐侧扁,腹部圆,无腹棱。头顶部宽平。吻钝尖,口端位,呈弧形,下颌稍短。下咽齿1行,呈臼齿状,齿面光涌。圆鳞,侧线完整,侧线鳞39-46。背鳍3,7-8,无硬刺,起点与腹鳍相对。臀鳍3,8-9,无硬刺。胸鳍下侧位,不达腹鳍。腹鳍起点在背鳍第2分支鳍条下方,末端不达肛门。尾鳍深叉,上、下叶约等长。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,腹部灰白,各鳍均呈黑灰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属中下层淡水鱼类,栖息于江河港道,沿江湖泊及附属水体中,主要以软体动物为食,也食虾和昆虫幼体。资源分布: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,上至金沙江,下至河口及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,华北比较稀少。
性味
咸;平
炮制
青鱼头中枕,取之蒸令气通,曝干,状如琥珀。
归经
心;肾经
功能主治
散瘀止痛;利水。主心腹疼痛;水气浮肿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水研磨。
各家论述
1.《食疗本草》:疗卒心痛,平水气,以水研服之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用醋磨,治水气,血气心痛。3.《开宝本草》:蒸取干,代琥珀用之,摩服主心腹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青鱼枕
拼音注音
Qīnɡ Yú Zhěn
出处
《食疗本草》
来源
为鲤科动物青鱼头中的枕骨。
功能主治
①《食疗本草》:"疗卒心痛,平水气,以水研服之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用醋磨,治水气,血气心痛。"
⑧《开宝本草》:"蒸取干,代琥珀用之,摩服主心腹痛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胡椒
- 牡荆根
- 大风艾
- 小黄连刺
- 红孩儿
- 敦盛草
- 黄麻梗虫
- 石楠
- 山铁树
- 明党参
- 银南星
- 莴苣
- 绿豆花
- 荷梗
- 乌龟
- 小发散
- 西藏花椒
- 广东土南星
- 古柯
- 鱼肠草
- 拟缺香茶菜
- 红毛毡
- 小黄泡
- 狗舌草根
- 豨莶
- 柳叶菜根
- 斑茅花
- 还亮草
- 水慈姑
- 小齿锥花
- 虎肾
- 山马豆根
- 土羌活
- 柳叶亚菊蒿
- 卵叶寄生
- 黄囊杓兰
- 光裸星虫
- 卷边桩菇
- 黄稔根
- 黄泥菜
- 桃花
- 树腰子
- 红毛鸡
- 红母鸡草
- 新疆芍药
- 黄草花
- 山黄麻根
- 狗爪樟
- 小叶枇杷
- 蝴蝶果
- 心叶荚蒾根
- 黄皮
- 黄茶根
- 广西九里香
- 水蛭
- 挂金灯
- 百合
- 白皮
- 黄山梅
- 大管
- 白芍
- 金鱼草
- 白英
- 白皮柯
- 南苜蓿
- 白栎蔀
- 白绿叶
- 白背小报春
- 金鸡尾巴草根
- 白花映山红
- 鸢尾
- 瘤毛獐牙菜
- 青蒿囊虫
- 牡荆子
- 竹节香附
- 女金芦
- 冬葵子
- 黄泡果
- 灯心草根
- 刮筋板
- 小叶鼠李
- 黑鸫
- 幌伞枫
- 叉分蓼
- 茄叶一枝蒿
- 乌鸡骟
- 巴豆霜
- 卫矛
- 东北鼢鼠
- 百脉根
- 黄杨木
- 狗脊贯众
- 水苦荬果实
- 两广瘤足蕨
- 亮叶桦皮
- 扁豆根
- 南蛇藤
- 白绒草
- 南瓜瓤
- 白螺蛳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