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接骨丹
《*辞典》:小接骨丹
拼音注音
Xiǎo Jiē Gǔ Dān
别名
活血丹、葎叶白蔹、七角白蔹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。秋季挖根;剥取根皮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落叶木质藤本。小枝光滑或偶有微毛。卷须与叶对生,分叉。叶互生,阔卵形,长宽7~12厘米,3~5掌状深裂,基部心形,具宽凹,边缘有粗齿,上面光滑,鲜绿色,下面有粉,光滑或脉上有微毛,叶柄长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总花梗细,长于叶柄。花淡黄色;萼片合生成杯状;花瓣5;雄蕊5。浆果球形,径6~8毫米,淡黄色或淡蓝色;种子1~2粒。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或沟谷。分布东北及陕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内蒙古等地。
性味
辛,热。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,消炎解毒,生肌长骨,除风祛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疮疖肿痛,风湿性关节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瘀血:小接骨丹研末,五分至一钱,温酒冲服。
②治疮疖:鲜小接骨丹适量,捣敷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红稗
- 小升麻
- 小棕皮头
- 小叶杜鹃
- 紫雪花
- 一颗血
- 大飞扬
- 兰石草
- 石莲
- 大花剪秋罗
- 红丝线
- 过坛龙
- 徐长卿
- 风毛菊
- 粗糠柴
- 翠雀花
- 异型莎草
- 炮仗筒
- 小果卫矛
- 豺皮樟根
- 粗毛蹄盖蕨
- 桂木干
- 柔软石韦
- 灯台树
- 蝶兰
- 戴星草
- 毛薯
- 雉子筵
- 皱叶南蛇藤
- 小对叶草
- 鯮鱼
- 珠芽蓼
- 蓝花茶
- 小青藤
- 杂蘑
- 胭脂木
- 凤凰木
- 小草乌
- 紫荆根皮
- 胖大海
- 挖耳子草
- 树韭菜
- 腐婢根
- 刺玫果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旋鸡尾
- 木蜡树叶
- 裂叶双盖蕨
- 水榕木根
- 杧果叶
- 野把子
- 蓝树
- 密陀僧
- 蜈蚣萍
- 榔榆皮
- 小婆婆纳
- 囊距翠雀
- 红千层
- 香茅根
- 汉中防己
- 菟葵
- 油鱼
- 丝瓜藤
- 虾
- 蘡薁根
- 南方红豆杉
- 芒硝
- 乌桕木根皮
- 蛮刀背
- 中华石楠
- 朱砂菌
- 金橘核
- 牛胆参
- 桐木
- 垂丝卫矛果
- 独行千里
- 茶绒
- 云南铁角蕨
- 破天菜
- 大花活血丹
- 一枝黄花
- 羚羊角
- 西红柿
- 狗牙根
- 朱兰
- 牵牛子
- 长白假水晶兰
- 玫瑰花
- 卷丹
- 天胡荽
- 海金沙
- 倒提壶
- 实葫芦
- 山油麻
- 栗荴
- 岩指甲花
- 杜鹃花叶
- 白背枫
- 香附
- 小百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