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花栝楼
《中华本草》:红花栝楼
拼音注音
Hónɡ Huā Guā Lóu
别名
栝楼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红花栝楼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chosanthes rubriflos Thorel exCayla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大草质攀援藤本,长达5-6。茎粗壮,多分枝,具纵棱及糟,被柔毛。叶互;叶柄较粗,5-12(-18)cm;叶片纸质,阔卵形或近圆形,长、宽几相等,7-20cm,3-7掌状深裂,裂片阔卵形、长圆形或披针形,中央裂片长(10-)12-16cm,宽(3-)4-6cm,侧生裂片稍短,先端渐尖,全缘,或具细齿,或具不规则的粗齿,叶基阔心形,弯缺深2-3cm,宽3-4cm,上表面深绿色,被短刚毛,后渐无毛,而具圆糙点,背面淡绿色,被短柔毛,沿脉更密,基出掌状脉5-7条,在背面隆起,侧脉弧曲,网结,细脉网状。卷须3-5歧,疏被微柔毛。花雌雄异株;雄总状花序粗壮,长10-25cm,具纵棱及糟,被微柔毛,中部以上有(6-)11-14花;苞片阔卵形或倒卵状鞭形,长2.5-4cm,宽约3cm,深红色,被短柔毛,边缘具锐裂的长齿;花梗直立,长约10mm;花萼筒长4-6cm,红色,先端扩大,径10-14mm,被短毛,裂片线状披针形,长12-16mm,宽3-5mm,先端渐尖,全缘或略具细齿;花冠粉红色至红色,裂片倒卵形,长13-16mm,宽7-11mm,边缘具流苏;花丝短;雌花单生,花梗长约2cm,密被柔毛;花萼筒筒状,长约3cm卵形或球形,长7-9.5cm,径5.5-8cm,成熟时红色,平滑无毛,先端具短喙;果梗粗壮,长约3cm,具纵棱及沟,被短柔毛,被短柔毛。种子长圆状椭圆形,长12mm,宽4-5mm,黄褐色,种脐渐狭,另端平截,无棱线。花期5-11月,果期8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(150-)400-1540m的山谷密林、山坡疏林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寒;小毒
功能主治
清肺化痰;解毒散结。主肺热咳嗽;胸闷胸痛;便秘;疟疾;疮疖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皮风
- 红沙
- 龙葵子
- 小朴松实
- 大黑蒿
- 朴树
- 帕梯
- 兔脑
- 甜叶菊
- 荷蒂
- 自扣草
- 猪肉
- 无距耧斗菜
- 秦艽
- 鹿蹄根
- 空心泡
- 新疆木通
- 油桐子
- 空桶参
- 腐巴
- 球穗花千斤拔
- 紫藤子
- 绢毛菊
- 玄精石
- 牛筋草
- 山核桃叶
- 水蛭
- 竹菌
- 脓见愁根
- 走马风
- 石楠
- 威灵仙
- 苎麻根
- 铁苋
- 肉半边莲
- 醉针茅
- 苋实
- 海金沙
- 胡萝卜
- 秘鲁香胶
- 辣椒叶
- 羚羊肉
- 石瓜子莲
- 臭草
- 七爪风
- 吉笼草
- 万丈深
- 樟脑
- 姜味草
- 回回蒜果
- 粟米草
- 走边疆
- 大黄
- 狗枣猕猴桃
- 马唐
- 湖北楤木
- 猕猴桃藤中汁
- 石芥菜
- 蚍子草
- 石斛
- 虎杖
- 马铃薯
- 肺形草
- 假酸浆
- 金凤毛
- 麦斛
- 岩风子
- 苦竹茹
- 鲨鱼骨
- 穬麦蘖
- 朱顶红
- 鲮鲤
- 牛蒡茎叶
- 粘毛黄花稔
- 蚱蜢
- 竹节七
- 苦竹沥
- 珠芽半枝
- 红果楠
- 川防风
- 奶浆柴胡
- 苦木叶
- 柯树皮
- 金钱草
- 蓬子菜
- 地棠花
- 贝子
- 白牛膝
- 大狗尾草
- 荜澄茄
- 竹节草
- 大金银花
- 阔叶赤车使者
- 乌蔹莓
- 马草
- 红牛皮菜
- 雷五加叶
- 变叶胡椒
- 走马胎叶
- 杜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