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鳗鳔
《中华本草》:海鳗鳔
拼音注音
Hǎi Mán Bià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鳔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aenesox cinereus(Forskal)采收和储藏:捕后,剖腹取出鱼鳔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海鳗,体长圆筒形,后部侧扁。一般体长50cm以上,大者长100cm以上重达10-20kg以上。头尖长。吻突出,尖端下突如小钩状。眼大,近圆形,眼间隔微隆起。鼻孔每侧2个,前鼻孔短管状;后鼻孔圆形,口大,上颌突出,略长于下颌,两颌牙强大而锐利,均为3行,前端均有大型犬牙,上颌有8-16个;下颌为6-7个,下颌外行牙不向外倾斜。犁骨中间一行有10-15个大扁牙,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。鳃孔宽大。肛部位于体中部偏前。体光滑无鳞。侧线孔明显。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方。有胸鳍无腹鳍。背、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。体背侧银灰色。大型个体暗褐色。腹侧乳白色。背、臀、尾鳍边缘均黑色,胸鳍灰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,一般水深50-80m。食性贪,常以虾、蟹、鱼类及头足类为食。产卵期在4-7月;南海于6-7月,怀卵量100万万粒,卵球形,径1.6-1.7mm。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。有季节性回游,如福建、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;秋冬南下越冬。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
性味
味甘;咸;性平
功能主治
养血止血;补肾固精;解毒。主再生障碍性贫血;肾虚遗精;气管炎;风湿腰痛;痈肿;疮疖;无名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3-6g;炖食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糕菜
- 山百足
- 貉肉
- 羊耳菊
- 熏衣草
- 云实蛀虫
- 荭草花
- 四照花果
- 山羊血
- 褐带环口螺
- 潮风草
- 一颗针
- 柳叶绣球菊
- 水菇里
- 凸额马先蒿
- 还阳参
- 迷迭香
- 涩梨
- 山绿茶
- 黄花地锦苗
- 黄花蒿
- 木槿
- 黄茅
- 岩黄连
- 冻青叶
- 五色梅根
- 多花沿阶草
- 杏枝
- 肖菝葜
- 木天蓼子
- 地苏木
- 蓝花侧金盏
- 母猪菜
- 罗裙带根
- 洋白蜡树
- 向日葵壳
- 锦香草叶
- 獭皮毛
- 山香草
- 苋根
- 喉痧药
- 牙新渊
- 勒鱼
- 米仔兰
- 木棉
- 下山虎
- 楸木果
- 山刺梨
- 和筋草
- 沙棘豆
- 山杨柳
- 大芒萁
- 狭头橐吾
- 独一味
- 毛稔
- 辣子草
- 柿木皮
- 蛤蒌
- 樗叶
- 核桃青龙皮
- 红雀珊瑚
- 乌鱼刺
- 棉花杜仲
- 黎辣根
- 地锦
- 楤木
- 冬瓜子
- 灰树花
- 铁篱笆
- 树葫芦
- 鲤鱼胆
- 当归藤
- 地胆
- 龙眼肉
- 石南叶
- 水鬼蕉
- 大叶楠
- 黄麻子
- 荷叶金钱
- 石蜡红
- 红根草
- 鸡蛋花
- 白补药
- 云牛膝
- 松蘑
- 大麻漆
- 丁香树皮
- 柳杉叶
- 地黄连
- 细穗爵床
- 椿叶
- 木天蓼根
- 百部还魂
- 伏牛花
- 棉花藤
- 细轴荛花
- 黑花韭
- 小柿子
- 裂叶翼首花
- 红蓝地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