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马蹄草
《中华本草》:野马蹄草
拼音注音
Yě Mǎ Tí Cǎo
英文名
Herb of Rush-like Bulrush
出处
出自《广西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萤蔺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irpus juncoides (Roxb).Palla[Scirpus juncoides Roxb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萤蔺,多年生草本,高25-60cm。根茎短。秆丛生,圆柱形,有时有棱角,基部有2-3叶鞘,无叶片。苞片1,为秆的延长,直立长5-15cm,小穗2-5,聚成头状,长圆状卵形,长8-17mm,宽3.5-4.5mm,棕色或浅棕色,有多数花;鳞片宽卵形或卵形,长约4cm,近纸质,先端钝圆,有锐尖,背面有1脉,两侧有深棕色条纹,下位刚毛5-6条,长于或短于小坚果,有倒刺;雄蕊3;柱头2,少有3。小坚果宽倒卵形,平凸状,长约2mm,熟时黑褐色,稍皱缩,有光泽。花、果期7-11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,喜温暖潮湿气候。适应性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肥沃疏松的潮湿地栽培为宜。[br]栽培技术,用分株繁殖法。3-4月,掘起萌芽植株,分成数丛,每丛具2-3个芽,按行株距30cm×20cm开穴,每穴植1丛。[br]田间管理,生长前期常拔杂草,追肥1-2次,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、田边、塘边、溪旁、沼泽地或荒地潮湿处。资源分布:除内蒙古、甘肃、西藏未见外,分布几遍全国。
性味
味甘;淡;性凉
归经
肺;膀胱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;解毒利湿;消积开胃。主麻疹热毒;肺痨咳血;牙痛;目赤;热淋;白浊;食积停滞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60-120g。
复方
①治麻痘热毒:野马蹄草四两,冰糖二两。煎汤当茶饮。②治肺痨咳血:野马蹄草二两,冰糖一两。煎汤服。③治火盛牙痛:野马蹄草二两,拦路蛇一两。煎汤饮并含漱。④治白浊:野马蹄草、车前草、地榆、桑树浆。枫树浆各适量,煎汤服。⑤治赤眼:野马蹄草二两。煎汤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野马蹄草
拼音注音
Yě Mǎ Tí Cǎo
别名
直立席草
来源
莎草科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. [S. erectus Poir.]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河北、山东向南至广东、广西及西南各省区。
性味
甘、淡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凉血利水。主治肺痨咳血,风火牙痛,目赤肿痛,尿路感染。
用法用量
2~4两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野马蹄草
拼音注音
Yě Mǎ Tí Cǎo
出处
《广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莎草科植物萤蔺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5~60厘米。根状茎短,具多数须根。茎丛生,秆稍坚挺,圆柱状,少数近于有棱角,平滑,基部具扣3个鞘;鞘的开口处为斜截形,顶端急尖或圆形,边缘为干膜质,无叶片。苞片1枚,为秆的延长,直立,长3~15厘米;小穗3~5个聚成头状,假侧生,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8~17毫米,宽3.5~4毫米,棕色或淡棕色,具多数花;鳞片宽卵形或卵形,顶端骤缩成短尖,长3.5~4毫米,下面绿色,具1条中肋,两侧棕色或具深棕色条纹;下位刚毛5~6条,有倒刺;雄蕊3,花药长圆形,药隔突出;花柱柱头2,极少3个。小坚果宽倒卵形,或倒卵形,平凸状,长约2毫米,成熟时黑褐色,具光泽。花果期8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在路旁、荒地、田边、溪旁潮湿处。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性味
甘淡,凉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凉血利水,清心火,止吐血。治麻痘毒,肺痨咳血,火盛牙痛。
复方
①治麻痘热毒:野马蹄草四两,冰糖二两。煎汤当茶饮。
②治肺痨咳血:野马蹄草二两,冰糖一两。煎汤服。
③治火盛牙痛:野马蹄草二两,拦路蛇一两。煎汤饮并含漱。
④治白浊:野马蹄草、车前草、地榆、桑树浆、枫树浆各适量,煎汤服。
⑤治赤眼:野马蹄草二两。煎汤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附子
- 凹瓦韦
- 獭肝
- 人参芦
- 芭蕉子
- 翠雀花
- 翠云草
- 类梧桐
- 樱草根
- 滇南杭子梢
- 灰栒子
- 大头陈
- 红葵
- 棣棠花
- 红地榆
- 密纹薄芝
- 海白石
- 红土子皮
- 黄花独蒜
- 越瓜
- 豨莶根
- 团花
- 雀翘
- 高粱
- 菾菜根
- 乌蛇
- 鸭公树子
- 鸟不企叶
- 牦牛胆结石
- 紫茉莉
- 小山稔
- 千脚虫
- 三加皮
- 小金狗
- 止咳草
- 黄连花
- 泥鳅
- 合血香
- 巴豆油
- 牛膝茎叶
- 甘肃棘豆
- 风气草
- 芙蓉菊根
- 糯米
- 苦豆子
- 牛蹄
- 翻背白草
- 防风叶
- 牛皮草
- 腐巴
- 八角枫叶
- 牛耳枫子
- 蜂药
- 白石英
- 草血竭
- 菥蓂
- 乌骨麻
- 芙蓉花
- 鸟不宿
- 牛鼻
- 防已
- 牛肋巴
- 牛舌草
- 赤车
- 口蘑
- 牛毛七
- 风化硝
- 水枇杷
- 粉团花
- 牛西西叶
- 牛肉
- 牛心补
- 盐肤木皮
- 桂木根
- 牛耳大黄叶
- 野葱
- 单根木
- 紫背金盘草
- 繁缕
- 釜脐墨
- 牛蒡子
- 牛肠
- 雪上一枝蒿
- 川桂皮
- 牛戳口
- 牛轭草
- 牛奶浆根
- 肥猪苗
- 拿虎
- 猕猴肉
- 硇砂
- 闹羊花
- 蒙自虎耳草
- 香港四照花
- 翻白草
- 牛皮
- 鸭公青
- 锈毛白枪杆
- 扛板归根
- 牛耳枫枝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