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麸叶
《中华本草》:盐麸叶
拼音注音
Yán Fū Yè
英文名
Leaf of Chinese Sumac
出处
出自《开宝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us chinensis Mil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随采随用。
原形态
盐肤木,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2-10m。小枝棕褐色,被锈色柔毛,具圆形小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叶轴及柄常有翅;小叶5-13,小叶无柄;小叶纸质,多形,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,长6-12cm,宽3-7cm。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,边缘具粗锯齿或近无毛,叶背被锈色柔毛。圆锥花序宽大,顶生,多分枝,雄花序长30-40cm,雌花序较短,密被锈色柔毛;花小,杂性,黄白色;雄花花萼裂片卵形,长约1mm,花瓣倒卵形状长圆形,长约2mm,开花时外卷,雄蕊伸出,花丝线形,花药卵形;雌花花萼裂片较短,长约0.6mm,花瓣椭圆状卵形,长约1.6mm;花盘无毛;子房卵形,长约1mm,密被白色微柔毛;花柱3,柱头头状。核果球形,略压扁,径约4-5mm,被具节柔毛和腺毛,成熟时红色,果核径3-4mm。花期8-9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-2300m的石灰山灌丛、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化学成分
含槲皮甙(Quercitrin)、没食子酸甲酯(Methlgallate)、并没食子酸(Ellagic acid),3,25-环氧模绕醇酸(semimoronic acid),盐肤木酸(semialatic acid0。
性味
味酸、微苦、性凉
功能主治
止咳;止血;收敛;解毒。主痰嗽;便血;血痢,盗汗;痈疽;疮疡;湿疹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鲜品捣烂敷;或捣汁涂。
复方
①治蛀节疽、五掌疽、对口疮:盐肤木鲜叶或树枝的二重皮适量,糯米饭少许,杵烂涂患处。(《闽东本草》)②治蜂螫伤:盐肤叶捣烂,绞汁搽伤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③治痛风:盐肤叶捣烂,桐油炒热,布包揉痛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④治目中星翳:新鲜盐肤木叶,折断,有乳浆样白汁流出,盛于小磁杯内,用灯芯蘸药汁点患处(一天点二次)。点后闭目十分钟,稍有刺痛感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⑤治骨折,毒蛇咬伤:盐酸树鲜叶捣烂敷患部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求原》:除痰饮咳嗽,生津止渴,解热毒、酒毒,喉痹,下血,血痢,功同五倍。2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强心壮脑。3.《陆川本草》: 收敛,解毒。治盗汗,蛇咬或蜈蚣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盐麸叶
拼音注音
Yán Fū Yè
出处
《开宝本草》
来源
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盐麸子"条。
化学成分
含槲皮甙、没食子酸甲酯、并没食子酸。
性味
①《本草求原》:"酸咸,寒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性凉,味酸。"
功能主治
化痰止咳,收敛,解毒。治痰嗽,便血,血痢,盗汗,疮疡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除痰饮咳嗽,生津止渴,解热毒、酒毒,喉痹,下血,血痢,功同五倍。"
②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强心壮脑。"
③《陆川本草》:"收敛,解毒。治盗汗,蛇咬或蜈蚣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。外用:捣敷或捣汁涂。
复方
①治蛀节疽、五掌疽、对口疮:盐肤本鲜叶或树枝的二重皮适量,糯米饭少许,杵烂涂患处。(《闽东本草》)
②治蜂螫伤:盐肤叶捣烂,绞汁擦伤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③治痛风:盐肤叶捣烂,桐油炒热,布包揉痛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④治目中星翳:新鲜盐肤木叶,折断,有乳浆样白汁流出,盛于小磁杯内,用灯芯蘸药汁点患处(一天点二次)。点后闭目十分钟,稍有刺痛感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⑤治骨折,毒蛇咬伤:盐酸树鲜叶捣烂敷患部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榔皮
- 公鱼
- 石上开花
- 石血
- 石岩鸡
- 假木豆
- 水柏枝
- 老虎姜
- 罗甸沟瓣
- 羊脑
- 薏苡仁
- 野芋实
- 假山皮条
- 黄泡子
- 秤砣梨根
- 罗汉松
- 褐带环口螺
- 泽兰
- 小羊桃
- 猪仔笠
- 大丁草
- 菜子七
- 响叶杨
- 水朝阳根
- 菜蓟
- 黄背草苗
- 小红蒜根
- 黄秦艽
- 滇崖爬藤
- 牛西西叶
- 紫弹树根皮
- 皱巴坚螺
- 乌榄叶
- 金慈姑
- 羊胰
- 多花沿阶草
- 蛏壳
- 大画眉草
- 黄药子
- 川贝母
- 大粘药
- 止痢蒿
- 四季春
- 银白杨叶
- 黄桷皮
- 水将军
- 瓜蒌子
- 云杉球果
- 大狗尾草
- 陆英
- 水芋
- 假蒟根
- 海龙
- 白杨树根皮
- 黄樟
- 水茄
- 枫香脂
- 石羊菜
- 老君须
- 老鸦嘴
- 薏苡根
- 野马追
- 瓜蒂
- 石蟾蜍
- 辣椒叶
- 大叶苣荬菜
- 野马肉
- 炙黄芪
- 断血流
- 一点红
- 七星鱼
- 蚕沙
- 大茶药根
- 凤尾蕉叶
- 小米口袋
- 荔枝根
- 石防风
- 凤尾铁角蕨
- 卷心菜
- 金橘叶
- 小距紫堇
- 棘胸蛙
- 蕨萁
- 省沽油
- 狗蚁草
- 羖羊角
- 僵蛹
- 独椒
- 花红叶
- 猪毛七
- 何首乌叶
- 鱼鳞菜
- 狗屎花
- 甜地丁
- 斑叶紫金牛
- 樟树子
- 红芋
- 小叶莲
- 交连假瘤蕨
- 石楠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