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沽油
《中华本草》:省沽油
拼音注音
Shěnɡ Gū Yóu
别名
珍珠花、双蝴蝶、马铃柴。
英文名
Fruit of Bumalda Bladdernut
出处
出自《救荒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省沽油科植物省沽油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aphylea bumalda DC. [Bumalda trifolia Thumb.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果实,晒干。
原形态
省沽油 落叶灌木,高2-5m。树皮紫红色或灰褐色,有纵棱。枝条绿白色。三出复叶对生;叶柄长2.5-8cm;有早落性托叶;小叶3枚,中间小叶柄长5-10mm,两侧小叶柄长1-2mm;叶片椭圆形、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-8cm,宽2-5cm,先端锐尖,具尖尾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,齿尖具尖头,上面无毛,下面青白色;主脉及侧脉有短毛。花两性,圆锥花序顶生,直立;萼片长椭圆形,浅黄白色;花瓣5,白色,倒卵状长圆形,较萼片稍大,长5-7mm;雄蕊5,与花瓣略等长;心皮2,子房被粗毛,花柱2。蒴果扁平,2室,先端2裂,果皮膜质,有横纹。种子圆形而扁,黄色,有光泽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干山坡、路旁、溪谷两旁或丛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省油素(staphylin)。
性味
苦;甘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。主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治干咳、妇女产后瘀血不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省沽油
拼音注音
Shěnɡ Gū Yóu
别名
珍珠花(《救荒本草》),双蝴蝶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出处
《救荒本草》
来源
为省沽油科植物省沽油的果实或根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高达3米。复叶对生;叶柄长3~8厘米,有早落性托叶;小叶3枚,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13~7厘米,宽1~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细锯齿有小尖头,两面脉上疏生细毛;小叶柄极短。圆锥花序顶生;花萼5,黄白色;花瓣5,约与萼片等长,白色;雄蕊5;心皮2,子房被粗毛,花柱2。蒴果扁平,倒三角形,长约2厘米,果皮膜质,有横纹。种子圆形而扁,黄色而有光泽。花期6月。果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路边或溪谷两旁灌丛中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化学成分
新鲜叶含省沽油素。
功能主治
《浙江天日山药植志》:"治干咳,果实三至四钱,水煎服。治妇女产后瘀血不净,鲜根三两,加红花五钱,茜草一两,水煎,冲红糖、黄酒,早、晚饭前各服一次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省沽油
拼音注音
Shěnɡ Gū Yóu
别名
水条
来源
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.,以果实、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。
功能主治
干咳:果实3~4钱,水煎服。
妇女产后瘀血不净:鲜根2两,红花5钱,茜草1两,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弹树根皮
- 小距紫堇
- 菜子七
- 云杉球果
- 断血流
- 七星鱼
- 陆英
- 四季春
- 黄桷皮
- 凤尾铁角蕨
- 毛车藤
- 水芋
- 小羊桃
- 大丁草
- 小红蒜根
- 野鸡脑
- 管仲
- 川贝母
- 大叶苣荬菜
- 枫香脂
- 鮧鱼
- 岳桦
- 黑面叶
- 苣荬菜
- 凤凰衣
- 柱果木榄叶
- 蝴蝶树
- 羊蹄甲
- 柄果槲寄生
- 碎米荠
- 茄根
- 茸毛木蓝
- 卵叶蜘蛛抱蛋
- 绿玉树
- 车前草
- 刻裂紫堇
- 番杏
- 高山露珠草
- 小芸木
- 天竺子
- 到老嫩
- 冬瓜
- 寒水石
- 篱天剑
- 山狸子肉
- 鹅绒藤
- 尖山橙
- 老虎须
- 花蝴蝶根
- 鹰爪枫
- 对叉疔药
- 大叶马尾连
- 四川澄茄子
- 蒒实
- 椿叶
- 碎米蕨
- 东方乌毛蕨叶
- 短冠草
- 小花青藤
- 披针骨牌蕨
- 香樟根
- 十大功劳根
- 骆驼蹄瓣
- 老鹤草
- 小罗伞
- 芍药花
- 无花果
- 秋海棠果
- 鹰不泊薳
- 蒲桃
- 跳八丈
- 挖耳草根
- 家独行菜
- 卷毛耳草
- 阿魏
- 盐肤子
- 脆骨风
- 文冠果
- 老虎耳根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小麦麸
- 毛鬼头伞
- 大地棕根
- 盘羊角
- 川梨
- 白花苋
- 生漆
- 大苞芹
- 五爪龙
- 蒿雀
- 藿香
- 褐盖肉齿菌
- 白及
- 淡竹叶
- 大脚菇
- 豇豆根
- 硬叶吊兰
- 水游草
- 乌骨藤
- 蛤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