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露珠草
《中华本草》:高山露珠草
拼音注音
Gāo Shān Lù Zhū Cǎo
别名
就就草、蛆儿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柳叶菜科植物高山露珠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rcaea alpina L.subsp.micran-tha (Skvortsov) Boufford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-25cm。具地下匍匐枝;芭纤弱,被子知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.5-4cm;叶片卵状三角形或阔卵形,长1.5-3.5cm,宽1-2.5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浅心形或圆截形,边缘疏生锯齿,上面疏被短柔毛,下面常带紫色,花序轴被短柔毛;苞片小;花小;丙性,具长约2mm的柄;萼筒卵形,裂片2,紫红色,卵形,长1-1.5mm;花瓣2,白色,倒卵形,与萼裂片近等长,先端缺凹;雄蕊2;子房下位,1室,花柱长约1mm,柱头全缘或微2裂。果实坚果状,棒状,长约2mm,宽约1mm,外面密生钩状毛;果柄稍长于果实。花期7-9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600m以上的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阴湿地或苔藓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甘;苦;性微寒
功能主治
养心安神;消食;止咳;解毒;止痒。主心悸;失眠;多梦;疳积;咳嗽;疮疡脓肿;湿疣;癣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鲩鱼胆
- 花椒簕
- 墨旱莲
- 刺针草
- 豪猪肉
- 刺果苏木
- 刺果藤
- 旋复花
- 花蕊石
- 花蜘蛛
- 刺黄柏
- 铧头草
- 刺郎果
- 还魂草
- 刺沙蓬
- 黄木耳
- 拐枣七
- 刺菱根
- 黄刺皮
- 桂花枝
- 蝴蝶藤
- 花被单
- 岗梅叶
- 刺花椒
- 刺天茄
- 刺芫荽
- 鹄绒毛
- 刺桐花
- 刺苋菜
- 土马鬃
- 鹤虱风
- 异野芝麻
- 荷青花
- 刺人参
- 花木通
- 刺海松
- 虎杖叶
- 花花草
- 还筒子
- 荷秋藤
- 鹤顶兰
- 刺通草
- 荭草
- 刺柄莲座蕨
- 丛毛榕根
- 黄总花草
- 刺龙牙
- 干岩矸
- 广西莲座蕨
- 干饧糟
- 黄泡子
- 匙叶五加
- 花叶竹芋
- 刺瓜米草
- 吹云草
- 铧尖草
- 沼生水马齿
- 虎掌草
- 鸢嘴
- 挂金灯
- 刺鸭脚木
- 大种鹅儿肠
- 花椒根
- 黄大豆
- 干地黄
- 葫芦茶根
- 枸骨树皮
- 刺黄芩
- 藿香露
- 岗边菊
- 叉歧繁缕
- 花南星
- 拐棍竹
- 薅田藨
- 感应草
- 耐冬果
- 黄三七
- 刺楸树叶
- 花点草
- 还阳参
- 岗梅根
- 黄桷叶
- 还阳草
- 催产草
- 刺葡萄根
- 叉分蓼
- 豪猪千
- 花血藤
- 黄桷皮
- 黄栌根
- 花生壳
- 广玉兰
- 花酸苔
- 黄泥菜
- 花松萝
- 虎咬癀
- 杠板归
- 花生衣
- 滚龙草
- 干冬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