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牛尾七
《中华本草》:红牛尾七
拼音注音
Hónɡ Niú Wěi Qī
别名
小大黄、小黄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牛尾七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eum forrestii Diels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去须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粗壮草本,高达3m。根木质,粗壮肥厚,长圆锥形,较粗硬,断面紫色。茎直立,暗紫色或紫色。叶互生;基生叶有长柄;叶片阔卵状心形,长约10.5cm,宽约9.5cm,上面赤红色,边缘略波状,背面有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排列紧密,夏末秋初开白色小花。瘦果有三棱,沿棱生翅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高寒山区坡地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舒筋活血;止血。主咽喉肿痛;痄腮;便秘;腹痛;经闭;痛经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牛尾七
别名
小黄
来源
蓼科红牛尾七Rheum forrestii Diels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舒筋活血,止血,清热。主治咽喉痛,腮腺炎,大便秘结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2~3钱,水煎服或捣烂外包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酒花
- 倒生莲
- 芒叶小米草
- 波棱瓜子
- 柚
- 楸子
- 猴头菌
- 八角茴香
- 灰贯众
- 断血流
- 白桦皮
- 五凤朝阳草
- 空心泡
- 棒棒草
- 全光菊
- 土瓜
- 旋花根
- 湖北桑寄生
- 红雪柳
- 红梗草根
- 黑面叶根
- 石壁莲
- 百味叶
- 栲栗
- 红毛对筋草
- 冰片
- 湖北楤木
- 金珠柳
- 天胡荽
- 岩人参
- 僵蛹
- 千金子
- 苦荬菜
- 海石鳖
- 越橘
- 五倍子
- 翼梗獐牙菜
- 鬼箭锦鸡儿
- 鹅观草
- 头花杜鹃
- 阳桃叶
- 山樱桃
- 丝瓜子
- 西南卫矛
- 蜻蜓
- 黄果茄
- 地贵草根
- 衣鱼
- 笔管榕
- 红酸杆
- 野罂粟壳
- 空柄假牛肝
- 翠雀花
- 野把子
- 老鹤草
- 瓢瓜
- 矮地茶
- 泡桐果
- 芦荟
- 玉米
- 生瓜
- 越西木香
- 牛靥
- 洋鸭
- 八角枫叶
- 走马芹
- 雪山芪
- 圆叶南蛇藤茎
- 梨皮
- 匙羹藤
- 山慈菇叶
- 白豆蔻壳
- 露蜂房
- 苔菜
- 胡萝卜叶
- 太白韭
- 刺沙蓬
- 地胆草
- 杨栌耳
- 白三七
- 独脚乌桕
- 矮脚罗伞
- 鯆鱼
- 天山雪莲花
- 东北蛔蒿
- 白鹅膏
- 油草
- 鸢尾
- 小药木
- 鸭脚黄连
- 乌梅
- 獾骨
- 天茄子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两面针
- 虫实
- 芜菁
- 白毛藤
- 异穗卷柏
- 天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