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凤朝阳草
《中华本草》:五凤朝阳草
拼音注音
Wǔ Fènɡ Zhāo Yánɡ Cǎo
别名
羊肝狼头草、四方盒子草、观尾参、还阳草、蒿枝龙胆草、厥芨花、土茵陈、四方草
英文名
root of Henry woodbetony, root of Longstem woodbetony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大王马先蒿的个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dicularis rex C. B. Clarke ex Maxi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大王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,高10-90cm。主根粗壮,根颈上生有丛密细根。茎直立,有棱角和条纹,有毛或无毛;枝轮生。叶3-5枚轮生;较上部的叶片长3.5-12cm,宽1-4cm,羽状全裂或深裂,裂片线状长圆形状至长圆形,密4-8mm,边缘有锯齿。总状花序;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结合成斗状,前半部羽状浅裂;花无梗;萼长约1cm,膜质,无毛,齿退化成2枚,宽而圆钝;花冠黄色,长约3cm,直立,管长2-2.5cm,在萼内微弯曲使花前俯,盔背部有毛,先端下缘有细齿一对,下唇以锐角开展,中裂小;雄蕊花丝2对均被毛;花柱伸出于盔端。蒴果卵圆形,先端有短喙,长1-1.5cm。种子条约3mm,具浅蜂卵圆形,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0-4300m的空旷山坡草地及稀疏针叶林中,亦见山谷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茎有棱角和条纹。叶3-4片轮生,较上部的叶柄多膨大,而互相结合成斗状;叶片羽状深裂或全裂,长3.5-12cm,宽1-4cm,裂片线状长圆形至长圆形,喙有锯齿。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结合成斗状;花萼膜质;花冠黄色。蒴果卵圆形,长1-1.5cm,先端有短喙。气微,味苦、微辣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平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表。主天花;麻疹;温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五凤朝阳草
拼音注音
Wǔ Fènɡ Zhāo Yánɡ Cǎo
别名
羊肝狼头草、四方盒子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风尾参、还阳草、蒿枝龙胆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玄参科植物大王马先蒿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0~90厘米。茎有棱角和条纹,有毛或无毛。叶4片,有时3片,轮生;较上部的叶柄多膨大而互相结合成斗状,叶片羽状全裂或深裂,长3.5~12厘米,宽1~4厘米,裂片线状长圆形至长圆形,宽4~8毫米,缘有锯齿。总状花序;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结合成斗状,前半部羽状分裂;萼长10~12毫米,膜质,无毛,齿退化成2枚,宽而圆钝;花冠黄色,长2~3厘米,盔背部有毛,先端下缘有细齿1对;雄蕊2对,被毛。蒴果卵圆形,长10~15毫米,先端有短喙。花期6~8月。果期8~9月。
本植物的根(还阳草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草地或疏林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性平,味苦辛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表。
复方
治麻疹:五凤朝阳草一钱五分,荏子(白苏)秆五分。煎水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空心泡
- 棒棒草
- 全光菊
- 土瓜
- 旋花根
- 湖北桑寄生
- 红雪柳
- 红梗草根
- 黑面叶根
- 石壁莲
- 百味叶
- 栲栗
- 红毛对筋草
- 冰片
- 湖北楤木
- 金珠柳
- 天胡荽
- 岩人参
- 僵蛹
- 千金子
- 苦荬菜
- 海石鳖
- 越橘
- 五倍子
- 翼梗獐牙菜
- 鬼箭锦鸡儿
- 鹅观草
- 头花杜鹃
- 阳桃叶
- 山樱桃
- 丝瓜子
- 西南卫矛
- 蜻蜓
- 黄果茄
- 地贵草根
- 衣鱼
- 笔管榕
- 红酸杆
- 野罂粟壳
- 空柄假牛肝
- 翠雀花
- 野把子
- 老鹤草
- 瓢瓜
- 矮地茶
- 泡桐果
- 芦荟
- 玉米
- 生瓜
- 越西木香
- 牛靥
- 洋鸭
- 八角枫叶
- 走马芹
- 雪山芪
- 圆叶南蛇藤茎
- 梨皮
- 匙羹藤
- 山慈菇叶
- 白豆蔻壳
- 露蜂房
- 苔菜
- 胡萝卜叶
- 太白韭
- 刺沙蓬
- 地胆草
- 杨栌耳
- 白三七
- 独脚乌桕
- 矮脚罗伞
- 鯆鱼
- 天山雪莲花
- 东北蛔蒿
- 白鹅膏
- 油草
- 鸢尾
- 小药木
- 鸭脚黄连
- 乌梅
- 獾骨
- 天茄子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两面针
- 虫实
- 芜菁
- 白毛藤
- 异穗卷柏
- 天冬
- 大叶紫薇
- 刺槐花
- 白皮
- 天星藤
- 玉柏
- 台湾榕
- 红陈艾
- 蜘蛛草
- 红萆薢
- 小叶榕
- 岩白菜素
- 褐盖肉齿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