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把子
《中华本草》:野把子
拼音注音
Yě Bǎ Z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露珠香茶菜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irrorata(Forrest ex Diels)Hara[Plectranthus irroratus Forrest ex Diels;Isodon irroratus(Forrest ex Diels )Kudo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扎把,晒干。
原形态
露珠香茶菜,直立灌木,高0.3-1m。主根粗大,常不规则柱状,直立或平出,其上有细长的侧根。茎直立或斜上升,圆柱形,褐灰色,此层纵向片状剥落,上部多分枝,分枝近圆柱形至钝四棱形,带紫色,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-2mm;枝下部的叶较小,中部的最大,向上部渐变小而呈苞片状,中部叶片卵形到阔卵形,长1.5-3cm,宽1.5-2.5cm,先端钝,基部阔楔形,除叶基1/3外边缘具圆齿,上面被白色短硬毛及满布淡黄色腺点,下面仅沿脉上疏被短硬毛,满布淡黄色腺点。聚伞花序3-5花,圆锥花序;苞叶位于花序下部的与叶同形,向上部渐变小,呈苞片状,卵形,全缘,两面满带布腺点,边缘具短硬毛;小苞片线形,与总醒均被腺毛;花萼常带紫色,稍下倾,宽钟形,外面沿腺上被短硬毛,其间散布淡黄色腺点,萼齿5,多少呈二唇形,果时花萼增大;花冠蓝色或紫色,外面疏被微柔毛,冠筒长达1cm,宽3-4mm,基部上方浅囊状,冠檐长约5mm,二唇形,上唇反折,先端具4圆裂,下唇舟形;雄蕊4,二强,着生于冠筒中下部,内藏花丝基部被疏柔毛;花柱丝状,先端2浅裂;花盘环状,前方微隆起。小坚果卵球形,径约1.5mm,棕褐色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松林、竹林及冷杉林下和林缘干燥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性味
味苦;微甘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感冒;无名肿毒;大头瘟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老虎俐
- 对叶散花
- 游草
- 五爪金龙花
- 土千年健叶
- 黄脚鸡
- 睡莲
- 红粉
- 银不换
- 土茯苓
- 水蓼根
- 甘蔗滓
- 岗梅根
- 太白三七
- 兰花
- 果上叶
- 梅花
- 棉团铁线莲
- 野三七
- 莲生桂子草根
- 环纹苦乳菇
- 水马桑枝叶
- 画眉草
- 蒌油
- 旱金莲
- 蜡梅花
- 山水芹菜
- 岗边菊
- 明胶
- 七叶仔
- 胖血藤
- 大串连果
- 鲩鱼
- 芫荽茎
- 石草鞋
- 单叶铁线莲
- 红升麻根
- 小果皂角
- 山油柑叶
- 檀香油
- 老鼠簕
- 楸叶
- 秃鹫
- 野兔骨
- 藤麻
- 琥珀
- 天目木姜子
- 独脚蟾蜍
- 朱蕉花
- 石壁莲
- 红粘谷
- 柚核
- 水芹菜
- 水葫芦根
- 水白蜡
- 云南荚蒾根
- 菱粉
- 囊距翠雀
- 花叶假杜鹃
- 花杜仲藤
- 山玉兰
- 桑芽茶
- 木槿花
- 华罂粟
- 灰蓟
- 五裂槭
- 午香草
- 星毛羊奶子
- 水麻tiao
- 硬九子连环草
- 滴滴花
- 独脚乌桕叶
- 海茄子
- 棉花根
- 越橘
- 野亚麻
- 泡桐叶
- 滇姜三七
- 沙拐枣
- 凤庆鸡血藤
- 辣根
- 红粘谷子
- 柚叶
- 大乌爪金龙
- 小酒饼花
- 会东藤
- 李树胶
- 倒吊笔叶
- 越王余筭
- 倒水莲
- 毛冬瓜
- 南瓜根
- 蓝花茶
- 荷花
- 甜瓜
- 红螺塔
- 油茶
- 华清香藤
- 玉蜀黍根
- 花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