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沙蓬
《中华本草》:刺沙蓬
拼音注音
Cì Shā Pénɡ
别名
猪毛菜、大翅猪毛菜、扎蓬棵、风滚草
出处
出自《中国药植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sola ruthenica Iljin[S.kali auct.Non L.;S.Peslifer.Non A.Nelson采收和储藏:夏季开花时拔取全草,抖净泥土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0-100cm。茎直立,自基部分枝,小枝硬,平散,通常有白绿色或紫红色条纹,无毛或有极短的乳头状刚毛。叶互生;无柄;叶片半圆柱形或圆柱形,肉质,长 1.5-4cm,宽1-2mm,近基部处扩展,先端刺状尖锐,绿色。花两性,腋生,通常在各枝上端形成穗状花序;苞片2枚,锥形或卵形,先端具细尖;花被片5,锥形或尖卵形,直立,覆瓦状排列,果时变硬,自背面中部生翅;翅3个较大,2个较狭窄,花被果实(包括翅)直径7-10mm;雄蕊5;柱头长丝状,2歧。胞果球形,粉红色,先端截形,包干带翅的花被片内;柱头丝状,长为花柱的3-4倍。种子横生。花期7一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沙质土、沙丘、草原、石质山坡及海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西藏、山东、江苏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黄白色。茎有棱,具短硬毛。叶片圆柱形,先端成尖刺状,基部扩大,边缘膜质。枝上部为穗状花序;苞片、小苞片顶部都成尖刺状。花被片硬,自背面中部生5翅,3个较大,2个较窄,向中央聚集,包干果实外,直径7-10mm。种子直径约2mm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甜菜碱(betaine),琥珀酸(succinicacid),草酸(oxalic acid)和由阿拉伯糖(arabinose),半乳糖(galac-tose),鼠李糖(rhamnosc),木糖(xylose),半乳糖醛酸(galacturonicacid)及氨基糖构成的多糖[1]。果实期的叶、茎、种子、根均含右旋猪毛菜碱(d-salsoline)和左旋猪毛菜定(l-salsolidine)[2]。从花粉分得2个糖蛋白RT1和RT2[3]。
药理作用
刺沙蓬煎剂、水浸液、醇浸液给麻醉动物静脉注射均使血压明显下降,对麻醉猫的心跳频率与振幅无影响,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同时再切断交感神经仍不能改变其降压作用。在嫩叶开花结果时期采集者均表现降压作用。甜菜碱对麻醉动物有轻度降压作用,但对高血压犬无效,用电析和色层分离法分出一种皂甙,能使麻醉犬和高血压大白鼠血压降低。但刺沙蓬制剂(商品名增尔寿)经色层分离及化学反应均未能证实含有猪毛菜碱(Salsoline)及猪毛菜定碱(Salsolidine),降压作用可疑。河南郑州采集之无翅猪毛菜Salsola komarovii Iljin的嫩苗(4月份采集)煎剂及乙醇浸剂,无论给动物灌胃或静脉注射,大多数情况下使血压上升,而老猪毛菜则使大多数动物出现血压下降。
性味
苦;NTG 凉
毒性
水浸液37.5-57g/kg给予豚鼠灌胃,对家兔用加倍量,连续1周未发现任何中毒现象。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平肝降压。主高血压病;头痛;眩晕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或经沸水烫后当菜吃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刺沙蓬
拼音注音
Cì Shā Pénɡ
别名
猪毛菜、大翅猪毛菜(《东北植药图志》),扎蓬棵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风滚草(《吉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来源
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。夏季开花时割取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达1米。小枝硬,平散,绿色,通常有白绿色条纹,无毛或有极短的乳头状刚毛。叶互生,丝状圆柱形,肉质,长1.5~4厘米,宽1~2毫米,近基部处扩大,先端刺状锐尖,无柄,绿色。花两性,腋生,通常在各枝上端形成穗状花序;苞片2枚,锥形或卵形,先端具细尖;花被片5,锥形或尖卵形,直立,覆瓦状排列;雄蕊5;柱头长丝状,2歧。果实球形,粉红色,顶端截形,包于带翅的花被片内。花期7~9月。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沙质土、沙丘、草原、石质山坡。分布吉林、辽宁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甜菜碱、琥珀酸、草酸及由阿拉伯糖、半乳糖、鼠李糖、木糖、半乳糖醛酸和氨基糖构成的多糖。
药理作用
刺沙蓬煎剂、水浸液、醇浸液给麻醉动物静脉注射均使血压明显下降,对麻醉猫的心跳频率与振幅无影响,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同时再切断交感神经仍不能改变其降压作用。在嫩叶开花结果时期采集者均表现降压作用。甜菜碱对麻醉动物有轻度降压作用,但对高血压犬无效,用电析和色层分离法分出一种皂甙,能使麻醉犬和高血压大白鼠血压降低。但刺沙蓬制剂(商品名"增尔寿")经色层分离及化学反应均未能证实含有猪毛藻碱及猪毛菜定碱,降压作用可疑。用加倍量,连续1周未发现任何中毒现象。
河南郑州采集之无翅猪毛菜的嫩苗(4月份采集)煎剂及乙醇浸剂,无论给动物灌胃或静脉注射,大多数情况下使血压上升,而老猪毛菜则使大多数动物出现血压下降。
性味
苦,凉。
归经
入肝、肾经。
功能主治
平肝降压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用水烫作菜吃。
复方
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:刺沙蓬、绢毛苣、黄芩。煎汤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胆草
- 鱼蓼
- 姊妹树
- 走马芹
- 豇豆叶
- 刺槐花
- 胭脂花
- 黄羊油
- 羊胰
- 锡生藤
- 榼藤子
- 大叶紫薇
- 太白韭
- 西藏点地梅
- 吊灯花叶
- 白金果榄
- 胡桃叶
- 风兰
- 红豆
- 红辣蓼
- 绿绒蒿
- 白芷叶
- 山羊血
- 油茶叶
- 菊苣根
- 海桑
- 牡蒿
- 马蹄金
- 鳖血
- 云牛膝
- 腊梅
- 蛇含
- 大叶楠根
- 半边山
- 测试
- 蒲草根
- 蜀葵
- 鳑魮鱼
- 稗米
- 苔垢菜
- 狗骨
- 羊洪膻
- 苦木叶
- 柏脂
- 藤五加
- 岩青兰
- 云防风
- 庐山石韦
- 头顶一支花
- 石梓
- 鲫鱼脑
- 长松
- 夜吹箫
- 半支莲
- 岩凤尾蕨
- 光板猫叶草
- 天脚板根
- 樱桃枝
- 羊肚
- 川黔鸭脚木
- 铃兰
- 鳐鱼胆
- 括金板
- 枇杷根
- 毛花洋地黄
- 金边龙舌兰
- 黄接骨丹
- 猴樟
- 鬼臼叶
- 阴香
- 韭根
- 金钮扣
- 太白米
- 多蒴曲尾藓
- 藤乌头
- 福建排草
- 野颠茄
- 金钗石斛
- 羊髓
- 红瑞木果
- 岩石羊
- 红楤木
- 柄果槲寄生
- 烟梦花
- 宜梧叶
- 岩藿香
- 豉汁
- 凌霄
- 黑水鸡
- 苦茄
- 野升麻
- 鸡翔草
- 海蛤壳
- 蛇头草
- 槟榔
- 预知子
- 鹅脚板
- 红母鸡草
- 亚麻子
- 复羽叶栾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