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黔鸭脚木
《中华本草》:川黔鸭脚木
拼音注音
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efflera bodinieri(Levl.)Rehd,[Heptapleurum bodinieri Lev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剥取茎和根皮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3m。掌状复叶,互生;叶柄长8-16cm,无毛;小叶片6-11,纸质或薄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、倒卵状长圆形、长圆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7-17cm,宽1.5-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、钝至近圆形,两面无毛或下面被疏柔毛,边缘疏生细锯齿或波状钝齿或全缘,小叶柄长0.6-5cm。圆锥花序顶生,主轴和分枝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,后渐脱落;伞形花序总状排列;苞片早落;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星状绒毛;小苞片宿存;萼边缘有5小齿;花瓣白色,略带紫色脉纹;雄蕊5;子房5室,花柱合生;花盘稍隆起。果实近球形,紫红色。花期11-12月,果期翌年1-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500m的山谷灌丛、林缘或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微苦;剥取茎和根皮;晒干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行气止痛。主风湿痹痛,肾虚腰痛,胃痛,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打箭菊
- 山樱桃
- 光肺筋草
- 蛇含
- 蜀葵苗
- 斑地锦
- 肉苁蓉
- 鸡血藤
- 白矾
- 毒芹根
- 蛇婆
- 布荆
- 牛靥
- 大叶香薷
- 牛大力
- 丝瓜子
- 雕爪
- 蒲桃种子
- 椰子浆
- 瓢瓜
- 野灯草
- 马骝卵
- 狗尾草
- 露蜂房
- 红酸杆
- 白头翁
- 青蛇藤
- 浙江过路黄
- 翠雀花
- 落地小金钱
- 香茶菜
- 紫花一炷香
- 白豆蔻壳
- 白千层
- 老鹤草
- 虾蟆脑
- 乱角莲
- 通城虎
- 黄颡鱼颊骨
- 齿叶橐吾
- 双肾子
- 车桑仔
- 黑面叶
- 皱叶狗尾草
- 南鹤虱
- 滇南马钱
- 牛心果
- 蝈蝈
- 虎皮楠
- 水茄冬果
- 铁棒锤
- 鸭肫衣
- 红敷地发
- 杏枝
- 笑靥花
- 四川红淡叶
- 水冬瓜
- 矮杨梅皮
- 麂肉
- 赛葵
- 了哥王
- 地绵绵
- 鼺鼠
- 过路惊
- 萹蓄
- 木大力王
- 紫珠
- 臭草
- 光叶闭鞘姜
- 长梗千里光
- 短腺小米草
- 四方木皮
- 四照花
- 龙州线蕨
- 散血藤
- 金钱木根
- 铧尖草
- 鲦鱼
- 海龟
- 石耳
- 木防己
- 羊蹄甲
- 铁落
- 莲须
- 蛾眉石凤丹
- 华风车子叶
- 紫藤子
- 莲蓬草
- 顶头马蓝
- 夜交藤
- 岩豆藤根
- 桂花枝
- 铁蚂蟥
- 膀胱七
- 鹿蹄肉
- 广石豆兰
- 虾蟆皮
- 野靛青
- 丝瓜根
- 大山黧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