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杨梅皮
《中华本草》:矮杨梅皮
拼音注音
ǎi Yánɡ Méi Pí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根皮、茎皮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yrica nana Cheval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剥取根皮和茎皮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,高0.5-2m。小枝较粗壮,无毛或有稀疏柔毛。叶革质或薄革质;叶柄长1-4mm,无毛或有稀疏柔毛;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至短楔状倒卵形,长2.5-8cm,宽1-3cm,先端急尖或钝圆,基部楔形,中部以上常有少数粗锯齿,成长后上面腺体脱落留下凹点,下面腺体常不脱落,无毛或有时上面中脉上有稀疏柔毛;叶脉在上面凹陷,下面突起。雌雄异株;雄花序单生于叶腋,直立或向上倾斜,长1-1.5cm;分枝极缩短而呈单一穗状,每分枝具1-3雄花,雄花无小苞片,有1-3枚雄蕊;雌花序基部具极短而不显着的分枝,单生于叶腋,长约1.5cm,每分枝通常具2-4不孕性苞片及2雌花,雌花具2小苞片,子房无毛。核果红色,球状,直径约1-1.5cm。花期2-3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3500m的山坡林缘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酸;涩;性凉
功能主治
涩肠止泻;收敛止血;通络止痛。主痢疾;泄泻;脱肛;崩漏;消化道出血;风湿疼痛;跌打伤痛;外伤出血;黄水疮;疥癣;水火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泡酒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胃友果
- 睡菜根
- 阿尔泰瑞香
- 地骷髅
- 黄泡子
- 广石豆兰
- 紫玉盘
- 狮子七
- 锈钉子
- 林背子
- 百灵草
- 蜘蛛果茎叶
- 蜗牛
- 岩椒草
- 华东瓶蕨
- 岩藿香
- 九龙盘
- 炮仗花
- 阿尔泰扭藿香
- 灰钉
- 过路惊
- 美人蕉根
- 五除叶
- 鳢鱼
- 水香柴
- 紫啸鸫
- 旱冬瓜
- 老枪谷根
- 香叶树
- 酪
- 牛血
- 竹叶椒叶
- 艾虎
- 竹卷心
- 南枳椇
- 左黑果
- 山玉兰
- 勒马回
- 无花果
- 龙齿
- 止咳草
- 大草蔻
- 乌脚枪
- 滑叶跌打
- 海螺厣
- 金刚刺
- 枫香树根
- 檵花
- 律草
- 羊角扭
- 仙顶梨
- 腊梅
- 秋海棠果
- 白勒
- 冰凉花
- 带叶报春花
- 松叶防风花
- 土大香
- 鹿衔草
- 野胡萝卜根
- 大茶药根
- 咸秋石
- 粳谷奴
- 红毛叶马蹄香
- 东廧子
- 蓼子草
- 血叶兰
- 光板猫叶草
- 狭叶香茶菜
- 沙冬青
- 豚卵
- 马牙半支
- 野烟叶
- 金刚藤
- 黄接骨丹
- 南天竹梗
- 鮠鱼
- 韭根
- 柄果槲寄生
- 雷丸
- 灵砂
- 鸮
- 淡味当药
- 漏斗瓶蕨
- 龙脷叶
- 早谷藨
- 铁罗汉
- 蓖麻叶
- 乱草
- 绵三七
- 漆叶
- 心叶秋海棠
- 竹节菜
- 獾骨
- 虾须豆
- 荨麻
- 仙鹤草
- 湖北地黄
- 红皮云杉
- 野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