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打果树皮
《中华本草》:地打果树皮
拼音注音
Dì Dǎ Guǒ Shù Pí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小乔木紫金牛的茎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disia arborescens Wal1.「A.humilis Vahl var.arborescens(Wall.)C.B.Clarke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剥取茎皮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2-5m。叶互生;叶柄长5-10mm;叶片坚纸质,倒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长9-19cm,宽2-5cm,全缘;中脉于背面明显,侧脉14-20对。亚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,有花6-12朵,腋生,花梗长1.3-2cm;萼片广卵形,长约2mm,顶端钝或圆形,基部近耳形,互相折叠,具缘毛和腺点;花瓣广卵形,白色,有紫红色腺点,基部微微连合,长5-7mm,具腺点;雄蕊较花瓣略短,花丝短,长不及花药的1/2;花药披针形,先端锐尖至渐尖,背部具腺点;雌蕊与花瓣等长。果扁球形,直径约7mm,紫红色或带黑色。具密腺点,宿存萼片反折。花期2-4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-1400m的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性平
功能主治
解表退热;宣肺平喘;活血散瘀。主感冒发热;哮喘痰多;月经不调;产后恶露不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倒卵叶五加
- 犀牛皮
- 牛耳岩白菜
- 喜树叶
- 半夏
- 铁树叶
- 乌藨连
- 迎春花叶
- 倒赤伞
- 碎骨红
- 孩儿草
- 苹
- 鼍甲
- 长管蝙蝠草
- 筋骨散
- 鸭舌头
- 三叶排草
- 龙舌草
- 锁阳
- 栝楼皮
- 长叶水麻
- 河鲀鱼
- 毛叶柿叶
- 冠唇花
- 大千生
- 鬼臼叶
- 番石榴干
- 腊雪
- 还阳草
- 大叶凤仙花
- 环维黄杨星D
- 熊尾草
- 多齿蹄盖蕨
- 石帆
- 十大功劳根
- 白背三七茎叶
- 绵羊血
- 桑白皮
- 楤木白皮
- 槐叶
- 鸡腿蘑
- 貒骨
- 肥猪苗
- 大剑叶木
- 白苏
- 石豇豆
- 斑瓣虎耳草
- 硫黄
- 金樱花
- 猪肤
- 枳椇木皮
- 桤木皮
- 冬虫夏草
- 饱饭花果
- 角花翠雀
- 水细辛
- 绛梨木叶
- 鸡肝
- 粘山药
- 白茅针
- 玳瑁
- 地钱
- 将军树
- 升药底
- 蜣螂
- 金钮扣
- 八宝镇心丹
- 莲蓬草
- 金丝桃果
- 藏山药
- 白豆
- 泥炭藓
- 陈壶卢瓢
- 西归芹根
- 小米草
- 结香花
- 青蛇莲
- 肾精子
- 关东丁香
- 鼠舌草
- 红升麻根
- 黄花香
- 盐肤子
- 楠藤
- 蛇白蔹
- 生姜汁
- 翠雀花
- 开口箭
- 沙漠嘎
- 熊掌
- 铁华粉
- 猕猴桃藤
- 甲鱼头
- 鸢油
- 鸡爪槭
- 石栗子
- 无名木皮
- 小红蒜
- 牛尾蒿
- 金边兔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