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贯众
《中华本草》:大叶贯众
拼音注音
Dà Yè Guàn Zhò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楔型大羽贯众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rtomium macrophyllum Tagawa f.muticum(Christ)Ching et Shing[C.falcatum var.muticum Christ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。除去泥砂和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40-80m。根茎斜升,与叶柄基部疏被暗褐色、阔披针形大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-30cm,深禾秆色,被疏鳞片;叶片纸质,椭圆形,长30-50cm,沿叶轴、羽柄被少数纤维状鳞片,单数一回羽状;羽片多至7对以上,通常向上渐变小,顶生羽片三尖叉形,长达10cm,宽3-4cm,基部圆楔形或楔形,上侧往往稍突出;叶脉网状,中脉两侧各有网眼7-8行。孢子囊群生于内藏小脉中部;囊群盖圆盾形,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下或溪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苦;微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流感;乙脑;崩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稔根
- 水田碎米荠
- 鳞花草
- 紫荆果
- 毛柴胡
- 毛脉酸模
- 柴胡叶链荚豆
- 黄花独蒜
- 干漆
- 鱼蓼
- 大叶藤
- 大叶钓樟
- 草蚂蚱莲
- 猪毛蕨
- 石帆
- 铧尖草
- 柳叶鬼针草
- 一叶荻
- 云南小阴地蕨
- 莼
- 羊肌藤
- 蛤仔
- 野塘蒿
- 土大香
- 草贝母
- 天脚板果
- 川木香
- 小茴香
- 黄杞皮
- 扶栘木皮
- 竹鱼
- 慈竹气笋
- 鸡翎草
- 牛髓
- 地柏叶
- 轮环藤
- 华紫报春花
- 斑花杓兰
- 孔公孽
- 银鱼
- 假黄麻
- 浮小麦
- 紫油木皮
- 小蜡树
- 铜钱麻黄
- 黄山鳞毛蕨根
- 金剪刀
- 鹅内金
- 刺楸树皮
- 掉毛草
- 合树菌
- 阿育魏实
- 大叶矶松
- 罗勒
- 野樱桃根
- 下田菊
- 棣棠花
- 野兔毛
- 石上藕
- 金刚藤
- 托腰散
- 护心胆
- 虎掌草叶
- 羊角扭
- 鸡翮羽
- 鸡肾草
- 小通草
- 一颗针
- 贴骨散
- 岩葱
- 石凉伞
- 腊瓣花
- 羊屎条花
- 茵陈蒿
- 鲜黄连
- 向日葵花托
- 红楠
- 淡豆豉
- 蝤蛑
- 梧桐
- 黑萼棘豆
- 多苞糙苏
- 土丁桂
- 锯叶竹节树
- 青蛙胆
- 甘蔗
- 黄荆沥
- 岩檀香
- 鷃
- 竹节草
- 热痱草
- 芦荟花
- 羊耳蒜
- 豆角柴
- 苦良姜
- 直立婆婆纳
- 芋叶
- 大苞叶千斤拔
- 景天
- 黄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