铧尖草
《中华本草》:铧尖草
拼音注音
Huá Jiān Cǎo
别名
试剑草、铧口草、铧头草、紫花地丁、耳钩草、犁头草、鸡下颌草、鸡口舌、紫地丁、剪刀菜、犁咀菜、铧尖菜、箭头草、红公鸡相打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ola inconspicus B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全草,洗净,除去杂质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长萼堇菜,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。根茎垂直或斜生,较粗壮。叶基生,莲座状;叶柄长2-7cm;托叶3/4与叶柄合生,分离部分披针形;叶片三角形,三角状卵形或戟形,长1.5-7cm,宽1-3.5cm,基部宽,向上渐狭,先端渐尖或尖,基部宽心形,两侧垂片发达,稍延于叶柄成狭翅。花淡紫色,有暗色条纹;花梗细弱,通常与叶片等长或稍高出于叶;萼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基部附属物伸长,长约3mm;花瓣长圆状倒卵形,长7-9mm,侧方花瓣里面基部有须毛,距管状,长2.5-3mm,直,末端钝;下方雄蕊背部的距角状;子房球形,花柱棍棒状,先端平,两侧具较宽的缘边,前方具明显的短喙。蒴果长圆形,长8-10mm,无毛。花、果期3-11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,喜温暖湿润的气候。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。[br]栽培技术,用种子每殖。秋季或春季播种,直播,按行距25cm左右开沟,深1-2cm,将种子播入沟内,覆盖草木灰或细土;浇水保湿。也可在春季,挖取老蔸,进行分株繁殖。[br]田间管理,出苗后,勤除杂草;适当追施人畜粪水1-2次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、山坡草地、田边及溪旁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(南部)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 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叶片三角状卵形或舌状三角形,基部宽心形,稍下延于叶柄,有两垂片,有的两面皆可见少数短毛。花距短囊形,长约2.5cm。[br]显微鉴别,根横切面:木栓细胞2-6列,长方形或多角形,切向延长,壁栓化并微木化。皮层细胞有棕黄色脂样物质,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和方棱晶;淀粉粒单粒和2-8复粒,球形,直径3-20μm;草酸钙方棱晶长径3.0-7.0μm,簇晶直径10-36μm。木质部导管为单纹孔,木化,直径28-40μm;管胞为具缘纹孔,木化,直径10-20μm,无木纤维。[br]叶表面观或断面观: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,有乳头突起。气孔少,不等式。下表皮细胞民垂周壁稍弯曲,有明显串珠状增厚。气孔多数,不等式。两面均被单细胞毛茸,长125-250μm,直径25-50μm,表面有横向环形疣状突和纵向短线状突起。叶肉组织栅状细胞1-2列。栅状和海绵组织有树脂物质。[br]栅表比23.6,气孔指数16.7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消肿;利湿化瘀。主疔疮痈肿;咽喉肿痛;乳痈;湿热黄疸;目赤目翳;肠痈下血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妇女产后瘀血腹痛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30-6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驴脂
- 鸡矢藤
- 环维黄杨星D
- 铁杆蒿
- 血见愁老鹳草
- 泡掌筒
- 云南双盾木
- 草蚂蚱莲
- 桂竹糖芥
- 珊瑚
- 葱白
- 郁金香
- 百药煎
- 天罗水
- 华中五味子
- 水芦荻根
- 小毒芋
- 草灵芝
- 秋木瓜
- 刚竹
- 小草乌
- 草石蚕
- 湖北海棠
- 樱桃水
- 芒叶小米草
- 白鹤灵芝
- 眼睛草
- 仙人掌
- 碎兰花根
- 白金果榄
- 血余炭
- 圆叶南蛇藤根
- 肿柄菊叶
- 石南实
- 地榆
- 土党参
- 枳茹
- 桃子
- 扶芳藤
- 龙船花茎叶
- 大叶树萝卜
- 细叶藁本
- 土草果
- 铧尖草
- 刺山茶根皮
- 天王七果实
- 綟木
- 田高粱
- 小三叶耳蕨
- 过岗龙
- 单肾草
- 披散糖荠
- 番杏
- 叶象花
- 地梗鼠尾
- 长毛香科科
- 扁担蒿
- 蓝花葱
- 独脚蟾蜍
- 降真香
- 黑心解
- 黄背草果
- 菘菜
- 东紫堇
- 塔黄
- 冬青皮
- 鳖脂
- 瓮菜癀
- 菟葵
- 东风螺壳
- 无风自动草
- 马兜铃
- 杧果核
- 护耳草
- 牛白藤根
- 秃叶红豆树
- 凤眼果根
- 栗花灯心草
- 铁牛钻石
- 广枝仁
- 甘肃棘豆
- 盐麸子根
- 细柄薯蓣
- 水松皮
- 地星
- 梅梗
- 黄花绿绒蒿
- 山牛毛毡
- 鸭脚黄边
- 水毛花
- 鳞瓦韦
- 小巢菜
- 夹竹桃
- 草蜘蛛
- 柯蒲木
- 藿香
- 荔枝根
- 树地瓜根
- 香蕉弄蝶
- 小叶鹅掌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