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树菌
《中华本草》:合树菌
拼音注音
Hé Shù Jūn
别名
薄皮纤孔菌、桂花菌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nonotus cuticularis(Bull.ex Fr.)Karst.[Boletus cuticularis Bull.;Polyporus cuticularis(Bull.)Fr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去杂质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稀针孔菌 子实体韧肉质至革质,侧生无柄,有时覆瓦状。菌盖半圆形至扇形,基部狭窄。(2-10)cm×(3-20)cm,厚3-20mm;盖面红褐色至栗褐色,有短粗的绒毛,渐变为纤毛状或近光滑,往往有环带;边缘暗灰色,薄、锐,常内卷。管口面初期近白色,后与菌盖同色,每1mm间2-5个;管壁薄,后期裂为齿状。刚毛稀少,有时无,褐色,锥形,(13-30)11μm×(5-7)μm。孢子近球形至宽椭圆形,(4-8)μm×(3.5-5.5)μm,黄褐色,光滑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桦等阔叶树腐木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。菌盖扇形或半圆形,基部较窄,长径2-15cm,短径2-8cm,厚3-12mm,表面琥珀褐色或栗色,有同心环带,光滑或有粗毛,边缘薄,内卷,暗灰色。管口面与菌盖表面同色,管口多角形,或有齿裂。质硬。气微,味淡。
药理作用
对小白鼠肉瘤及艾氏瘤的抑制率分别为90%及100%。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顺气;益神;祛风;抗肿瘤。主胃病;麻风病;肿瘤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马蹄根
- 老虎耳根
- 刺梨花
- 苹果叶
- 乳花
- 蕨
- 大石韦
- 芦子兰
- 甘紫菜
- 矩圆石韦
- 樟树子
- 隔山消
- 土附
- 野辣烟
- 莺
- 三加花
- 猴樟果
- 清风藤
- 淡竹叶
- 藕粉
- 野山蚂蟥
- 毛冬青叶
- 苘麻根
- 龟胶
- 覆盆子叶
- 桑根
- 鼠曲草
- 羽叶丁香
- 詹糖香
- 大花石上莲
- 阔叶十大功劳
- 土红苓
- 强威生草
- 苦壶卢
- 红马蹄草
- 丛毛榕
- 滴血根
- 毛茄
- 红三七
- 毛叶小寒药
- 番薯藤
- 赶山鞭
- 接骨木叶
- 白桦皮
- 鼻烟
- 水毛花根
- 麻蕡
- 珍珠菜
- 碎骨红
- 一朵云叶
- 棕叶狗尾草
- 合欢皮
- 枸橘
- 大串连果
- 水藿香
- 橄榄核
- 车前状垂头菊
- 碧桃干
- 葛叶
- 黄疸树
- 黄果茄
- 刺天茄叶
- 小粘叶
- 冰草白穗
- 金叶子
- 苦檀子
- 九牛造茎叶
- 鹿角霜
- 高原蚤缀
- 白果
- 耧斗菜
- 天脚板根
- 泽珍珠菜
- 咸酸蔃
- 蘽根
- 风箱树
- 厚皮树皮
- 麋角
- 蜈蚣七
- 金瓜
- 水苦荬果实
- 藏鮡骨
- 大荨麻
- 紫茉莉叶
- 老鹳草
- 对虾
- 海决明
- 红花苗
- 鹿角胶
- 蕉芋
- 大钱麻
- 可爱复叶耳蕨
- 景天三七根
- 猪蹄甲
- 三加
- 水麻tiao
- 水流豆
- 窄叶南蛇藤
- 陈皮
- 雷公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