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蚤缀
《中华本草》:高原蚤缀
拼音注音
Gāo Yuán Zǎo Zhuì
别名
甘青蚤缀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竹科植物西北蚤缀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enaria przewalskii Maxim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集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0-20cm。主根细长,木质化,支根须状。茎丛生或斜生,基部稍斜生,宿存纤维状枯萎叶鞘,上部直立,密被淡紫红色腺毛。基生叶线形,长2-3cm,宽1-2mm,先端钝,基部较宽,连合成鞘,膜质,边缘稍反卷并具细小突起,两面无毛,中肋显着;茎生叶披针形,长1-1.5cm,宽2-3mm,先端钝,上部边缘多有腺毛,基部稍窄。花序顶生,聚伞状,通常3花,密生淡紫色腺毛;苞片卵状椭圆形,背面被腺毛;花梗长3-5mm,密被腺毛;萼片5,紫色,宽卵形;花瓣5,白色,倒卵形,长8-10mm,宽4-5mm;花盘蝶形,具5个椭圆形腺体;雄蕊10,花丝线形;子房长圆状倒卵形,具柄,花柱3,线形,柱头扁平,长圆形。蒴果倒卵形。种子多数。花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4500m的高山草甸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等地。
性味
苦;微甘;性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止咳;润肺化痰。主肺热咳嗽;肺痨咯痰不爽;瘰疬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沼生水马齿
- 黄断肠草
- 黄毛岩白菜
- 刺柏
- 广西九里香
- 广东土南星
- 柑叶
- 蛤仔
- 诃子核
- 虾蟆肝
- 刺参
- 刺瓜
- 桂皮
- 虎膏
- 柑核
- 蔛草
- 根辣
- 桧叶
- 刺楸
- 枸橘
- 鲎壳
- 柑皮
- 花鱼
- 虎筋
- 桂子
- 干漆
- 鹄油
- 蛤蒌
- 擘蓝
- 桂木
- 刺玫
- 鹤肉
- 鹤脑
- 鹤虱
- 荷花
- 虎图辣
- 花锚
- 鲎尾
- 蕙实
- 蒿雀
- 刺蓼
- 帽兰
- 桂枝
- 葫芦七
- 刺榆皮
- 虎睛
- 刺梨子
- 刺梨叶
- 刺蒺藜
- 鲩鱼
- 葫芦叶
- 刺槐
- 桂花
- 杠木
- 刺榆叶
- 构树
- 刺糖
- 干贝
- 虎爪
- 花楸
- 构菌
- 虎肾
- 挂兰
- 鲎胆
- 虾蟆皮
- 鲎肉
- 葫芦巴
- 花荵
- 蕙兰
- 刺菱
- 干苔
- 诃子叶
- 荷叶蒂
- 蔊菜
- 荷梗
- 广西美登木
- 密穗砖子苗
- 黄山五叶参
- 黄桷树根疙瘩
- 牯岭凤仙花
- 黄河裸裂尻鱼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黄山鳞毛蕨
- 刺苞南蛇藤果
- 月光花种子
- 花榈木
- 枸橘叶
- 蛤仔壳
- 花姬蛙
- 黄栎
- 虎耳兰
- 虎杖
- 虎耳草
- 虎皮草
- 花椒
- 木兰皮
- 葫芦茶
- 枸杞叶
- 蛤叶薯
- 碎骨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