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蟹壳
《中华本草》:海蟹壳
拼音注音
Hǎi Xiè K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梭子蟹科动物三疣梭子蟹的甲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rtunus trituberculatus(Miers)采收和储藏:加工或食用时,拣取外壳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三疣梭子蟹,头胸甲呈梭形,一般长约82mm,宽150mm左右。稍隆起,表面具分散细颗粒,胃区有横行颗粒线1条,左、右鳃区各有1条。有疣状突起3个,中胃区1人,心区2个较小。额部平,分为2个锐齿,较眼窝背缘的内齿略小;眼窝背缘的外齿及腹缘的内齿均大而尖。口上脊露出在两额齿间。前侧缘包括外眼窝共9枚,末齿特别长大相对呈梭状。螯足发达,长节棱柱状,前缘具4锐刺,腕节内外末缘名具1刺,掌节在雄体甚长,背面两隆脊的前端各具1刺,外基角具1刺,两指节内缘均具钝齿。第4对步足呈桨状,腕节短宽,前节与指节扁平,各节边缘均具短毛。雄体蓝绿色,雌体深紫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活于水深10-30m的泥沙质海底,喜食动物尸体、小鱼虾及海藻等,4-7月初为产卵季节,这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蟹。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,以渤海、黄海、东海较多。
性味
味咸;性凉
功能主治
消食化滞;活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饮食积滞;跌伤瘀痛;痈肿疮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煅存性研末,3-1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花香
- 青蒿
- 五蕊寄生
- 秦艽
- 蛇见怕
- 香蕉弄蝶
- 大细辛
- 柠檬
- 黑汉条
- 豌豆七
- 黄藁本
- 茜草茎
- 楮茎
- 短柄南蛇藤根
- 鲨鱼油
- 小叶鹅掌柴
- 锦地罗
- 竹节人参叶
- 水鳖蕨
- 断板龟
- 胡杨
- 香苏草
- 刘寄奴
- 单花鸢尾子
- 牯岭凤仙花
- 九节风
- 芦花
- 金花菜
- 风叶藤
- 高山唐松草
- 红鬼笔
- 貒骨
- 大伸筋
- 黄多孔菌
- 红黑二丸
- 一味药
- 蝈蝈
- 野梨枝叶
- 薯良
- 节节草
- 獾油
- 棕榈根
- 乌桕根皮
- 百眼藤
- 鲫鱼脑
- 日中花
- 胡麻仁
- 母猪藤根
- 金不换
- 海白石
- 穿地龙
- 胡芦巴
- 落地生根
- 鸡桑根
- 大半边旗
- 倒吊笔叶
- 菠萝皮
- 瑞香花
- 苦瓜子
- 五叶壁藤
- 小紫含笑
- 覆盆子
- 黄缨菊
- 拟缺香茶菜
- 凤尾蕉花
- 黑石珠
- 苦参
- 梅花刺根
- 米面蓊根
- 海蟑螂
- 黑蚂蚁
- 红郎伞
- 寒莓根
- 磨盘根
- 狗齿
- 黑鹅脚板
- 鹤脑
- 竹蜂
- 黄花堇菜
- 蒙自木蓝
- 南天竹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长柄臭黄荆
- 杨梅根
- 石霜
- 黄水枝
- 白勒
- 柳叶亚菊蒿
- 打箭菊
- 牙刷草
- 续断
- 蒴藋赤子
- 红果冬青
- 散血芹
- 水桐木
- 路边草
- 光刺兔唇花
- 佛甲草
- 蓖麻叶
- 牛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