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蟹壳
《中华本草》:海蟹壳
拼音注音
Hǎi Xiè K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梭子蟹科动物三疣梭子蟹的甲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rtunus trituberculatus(Miers)采收和储藏:加工或食用时,拣取外壳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三疣梭子蟹,头胸甲呈梭形,一般长约82mm,宽150mm左右。稍隆起,表面具分散细颗粒,胃区有横行颗粒线1条,左、右鳃区各有1条。有疣状突起3个,中胃区1人,心区2个较小。额部平,分为2个锐齿,较眼窝背缘的内齿略小;眼窝背缘的外齿及腹缘的内齿均大而尖。口上脊露出在两额齿间。前侧缘包括外眼窝共9枚,末齿特别长大相对呈梭状。螯足发达,长节棱柱状,前缘具4锐刺,腕节内外末缘名具1刺,掌节在雄体甚长,背面两隆脊的前端各具1刺,外基角具1刺,两指节内缘均具钝齿。第4对步足呈桨状,腕节短宽,前节与指节扁平,各节边缘均具短毛。雄体蓝绿色,雌体深紫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活于水深10-30m的泥沙质海底,喜食动物尸体、小鱼虾及海藻等,4-7月初为产卵季节,这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蟹。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,以渤海、黄海、东海较多。
性味
味咸;性凉
功能主治
消食化滞;活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饮食积滞;跌伤瘀痛;痈肿疮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煅存性研末,3-1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萁贯众
- 藤三七
- 花酸苔
- 豹子眼睛花
- 夏至草
- 鄂西天胡荽
- 庵 (艹闾)子
- 牡蛎
- 马唐
- 芦莉草叶
- 横经席叶
- 红马蹄草
- 地钱
- 梨木皮
- 芸苔子
- 白猪母菜
- 大葫芦
- 小肺筋草
- 蓼螺
- 鳞叶藓
- 地星
- 长松
- 关白附
- 猫胞衣
- 西南金刚藤
- 炮仗筒
- 大飞扬草
- 乌木屑
- 羊胎
- 石青菜
- 浮小麦
- 大尾摇
- 獭肝
- 钩钱草
- 木姜子茎
- 白茅根
- 金丝桃
- 歪脖子果
- 雷丸
- 新裂耳蕨
- 卤碱
- 蒜梗
- 赤茯苓
- 吊灯花
- 漆叶
- 散血丹
- 爵床
- 獾肉
- 水团花根
- 尖头蚱蜢
- 蝗虫
- 钩栲
- 碱蓬
- 水龙
- 辣子草
- 蜗牛
- 蝈蝈
- 刺海松
- 炸腰果
- 川楝子
- 棕竹根
- 香草兰
- 紫金牛根
- 地骷髅
- 獭肉
- 天竹黄
- 蒲葵根
- 毛青杠
- 落新妇
- 长瓣马铃苣苔
- 九节风
- 大独叶草
- 羊屎条花
- 刺芋
- 钝齿铃子香
- 向日葵花
- 蚕豆花
- 水流豆
- 盘羊角
- 凫肉
- 宽瓣红景天
- 淡竹叶
- 鼠曲草
- 椿树花
- 鹅肉
- 赤雹
- 高原蚤缀
- 杨枸花
- 刺盖草
- 青头雀
- 大荨麻
- 糖芥
- 棕叶狗尾草
- 长梗排草
- 三尖杉
- 赶山鞭
- 定草根
- 蟾舌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李根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