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木皮
《中华本草》:梨木皮
拼音注音
Lí Mù Pí
英文名
Pear Bark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.2.Pyrus pyrifolia (Burm.f.) Nakai[Ficus pyrifolia Burm.f.]3.Pyrus ussuriensis Maxim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节均可剥皮。春季由于树液流动,皮层容易剥落,钽质量较差;秋季8-9月采剥,则品质较优。在成龄树上剥皮可采用环状剥皮或一定面积条状剥皮,将剥下的树皮,按规格的宽度截成条状,晒干。
原形态
1.白梨 乔木,高达5-8m。树冠开展;小枝粗壮,幼时有柔毛;二年生的枝紫褐色,具稀疏皮孔。叶柄长2.5-7cm;托叶膜质,边缘具腺齿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5-11cm,宽3.5-6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,微向内合拢,初时两面有绒毛,老叶无毛。伞形总状花序,有花7-10朵,直径4-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,花梗长1.5-3cm;花瓣卵形,长1.2-1.4cm,宽1-1.2cm,先端呈啮齿状,基部具短爪;雄蕊20;长约花瓣的一半;花柱5或4,离生,无毛。果实卵形或近球形,微扁,褐色。花期4月。果期8-9月。2.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: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;果实褐色。花期4月,果期8月。3.秋子梨 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:叶形大,长5-10cm,宽4-6cm,叶边刺芒长;花柱5;果实黄色,果梗长1-2cm。花期5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白梨:生于海拔100-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。2.沙梨:生于海拔100-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。3.秋子梨:生于海拔100-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。资源分布:1.白梨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河南等地。2.沙梨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3.秋子梨分布东北、华北及山东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形状
树皮呈卷筒状,槽状或不规则片状,长短,宽窄不一,厚1-3mm。外表面灰褐色,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较大突起的皮孔;内表面棕色或棕黄色,较平滑,有细纵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。气微,味苦涩。
性味
苦;涩;凉
归经
肺;肝;胆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热病发热,疮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研末,每次3g。
复方
治伤寒温疫,已发未发:用梨木皮、大甘草各一两,黄秫谷一合(为未),锅底煤一钱。每服三钱,白汤下,日二服。(《简易方论》)
各家论述
《纲目》:解伤寒时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梨木皮
拼音注音
Lí Mù Pí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皮。
功能主治
《纲目》:"解伤寒时气。"
复方
治伤寒温疫,已发未发:用梨木皮、大甘草各一两,黄秫谷一合(为末),锅底煤一钱。每服三钱,白汤下,日二服。(《简易方论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红木根
- 草地黄芩
- 水皂角子
- 银扁担
- 蔛草
- 黄花菜
- 番石榴
- 大皂角
- 极丽马先蒿
- 羊蹄叶
- 橘白
- 狗血
- 安徽杜鹃
- 黄水芋
- 西南金刚藤
- 牡蛎
- 虫蚁菜
- 砗磲肉
- 大三叶升麻
- 羊角拗
- 蝗虫
- 白乳菇
- 云实蛀虫
- 腐婢根
- 葛藟根
- 佛手柑
- 芦笋
- 山橘叶
- 吉龙草
- 豆腐浆
- 芦叶
- 小狮子
- 地蚕
- 戟叶瓦韦
- 树花
- 鸡树条
- 姜炭
- 井边草
- 菰米
- 苦芦骨
- 白矾
- 苦蓢树
- 黄开口
- 零余子
- 浙江七叶树
- 露兜竻花
- 石头菜
- 肚拉
- 榛子
- 疳积草
- 黄皮根
- 狗肝菜
- 大花柳叶菜
- 花鱼
- 夏至草
- 地钱
- 滇杠柳
- 藏报春
- 鸡肫草
- 豹肉
- 过山枫
- 黄连花
- 芙蓉根
- 花南星
- 黄耆
- 黄藁本
- 蝇子草
- 小天冬
- 黄栌
- 灵猫骨
- 凤庆鸡血藤
- 金丝刷
- 藏荆芥
- 土黄芩
- 苦菜花子
- 剑麻
- 黑大豆皮
- 马鹿花
- 黄花岩松
- 荔枝草
- 大乌爪金龙
- 蕨菜
- 小花老鼠簕果
- 紫椿
- 竹根七
- 蘡薁根
- 鲤鱼目
- 麦撇花藤
- 救军粮叶
- 竹沥
- 小叶寄树兰
- 胡麻花
- 黄葵
- 花椒簕
- 大飞扬草
- 钩钱草
- 石蒟
- 甘草节
- 石油菜
- 猴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