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水芋
《*辞典》:黄水芋
拼音注音
Huánɡ Shuǐ Yù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根及根茎。9~10月采。
原形态
血水草,又名:广扁线,捆仙绳。
多年生草本,含红黄色汁液。根状茎横生。叶基生,具长柄;叶片卵状心形,长3~9厘米,宽5~10厘米,尖头,边缘波状,上面青绿色,下面灰绿色,基出脉5~7条,细脉网状。花茎抽自叶间,花少数,直径4厘米,成稀疏聚伞花序;花萼全包花蕾,先端长渐尖,开花时破裂脱落;花瓣4,白色,倒卵形;雄蕊多数,花丝细,花药深黄色;雌蕊绿色,花柱单一,顶端2浅裂。蒴果,种子多数。花期4~5月。
生境分布
常群生于沟边或低平湿地,分布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性味
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苦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行气,活血,解毒。治痨伤腰痛,跌打损伤,小儿疮癣。
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清热解毒,治小儿癣疮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行气活血。治劳伤咳嗽、跌打损伤及腰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5钱;或浸酒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劳伤腰脊痛:广扁线.红丝线、金腰带、筋骨草。泡酒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②治小儿胎毒、疮痒:黄水芋、苦参根、燕窝泥各等分,共为末,调菜油涂。或煎水洗亦可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丹参
- 土当归
- 土人参
- 土大香
- 偷筋草
- 台湾牛奶菜
- 华风车子叶
- 土千年健
- 台湾泡桐
- 土党参
- 土一枝蒿
- 土大黄
- 土中闻
- 团叶鳞始蕨
- 凸额马先蒿
- 唐古特青兰
- 台湾三颗针
- 台湾土豆蔻
- 台湾海棠
- 台湾磨盘草
- 唐古特报春
- 台湾厚壳树
- 土大黄叶
- 台湾泡桐叶
- 唐古特青兰苗
- 土人参叶
- 团叶槲蕨
- 土沉香
- 土牛党七
- 土瓜狼毒
- 土常山
- 唐松草
- 团花龙船花
- 兔耳风
- 木香
- 木竹子
- 野烟叶
- 木菠萝
- 菠萝皮
- 钓樟枝叶
- 李
- 鸡血七
- 泽漆
- 野芋
- 野粟
- 母菊
- 木耳
- 木蹄
- 木荷
- 衣鱼
- 沼泽念珠藻
- 白毛委陵菜
- 沼生柳叶菜
- 白花穿心莲
- 浙皖粗筒苣苔
- 白肚
- 郁金
- 木瓜
- 木薯
- 母草
- 泽兰
- 木豆
- 木贼
- 梓菌
- 野烟
- 梅露
- 木槿
- 梅叶
- 泽泻
- 越橘
- 木蓝
- 泽芹
- 猪骨
- 槠子
- 猪胰
- 猪肚
- 白栎
- 猪靥
- 猪脾
- 猪肤
- 猪蹄
- 樟
- 梅花
- 木荷叶
- 泽藓
- 野慈姑
- 蝇虎
- 白矾
- 白果
- 白檀
- 蠮螉
- 白芥
- 白梅
- 木莲
- 野木鱼
- 木棉
- 野芋叶
- 野枇杷
- 野绿麻
- 白桂